初二下冊語文補課
發布于:2021-05-29 11:27:43初二下冊語文補課,簡單學習網的課程都是名師錄制。
初中生學語文有必要在課外報班嗎?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我真誠地希望初中生和他們的家長,不要參與任何形式的語文補習班,因為,那樣的補習既是浪費錢,又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初中生學語文為什么不需要補習?原因如下。
第一,語文和其他任何一個學科不同,不會在短期內通過補課得到成績提升。語文考試里有一個最大的題目,就是作文。作文成績如何提高?那是需要讀和寫結合起來的,也是需要生活積淀的,絕對不是通過幾條壓題寫作就可以的。去看看作家們如何成功的就知道了----他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通過上作文補習班把文章寫好的。
第二,補課不但不能提高成績,有時還會適得其反。補習班的教師,為了彰顯其補課效果,以誘惑更多人參與補課,他們會有意造出虛假繁榮的效果,人為拔高學生成績,也就是假成績。假成績對初中生的傷害是巨大的。首先孩子會自我滿足,繼而驕傲。其次是思維定勢,比如寫個老師,他會一直抱住老師認為好的那一篇文章不放,寫來寫去還是那一種腔調。然而,寫作文的思路是需要時時更新的。
其三,補課占用了學生的閱讀時間。初中生一定要抽出很多時間去閱讀。他們的學習負擔很重,能讓自己沉下來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與其讓孩子去補課,還不如讓孩子好好在家讀幾本書。
暑期怎樣提高初中語文成績,在不補課的情況下?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有話說
老穆認為,利用暑期兩個月的時間自學,是可以提高語文成績的,只不過是提高多與少的問題。
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是很難通過自學提高語文成績的,即便提高,也只能在基礎題上有所提高(比如字音字形、詞語成語、古詩文默寫、名著閱讀……)
試想一下,倘若學生知道如何學好閱讀和作文的方法,又怎能學不好語文呢?
為此,老穆在這給大家推薦一些學習語文閱讀和作文的方法,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嘗試下,如下:
一、準備工作
【1】制定暑期課程表,合理安排你每天學習語文的時間。
【2】翻開你平時的試卷及作業,找出自己的薄弱項,并記錄在筆記本上。
【3】調整好心態,做好“打硬仗”準備。
二、學習方法----古代詩文閱讀
大家采用穆老師的“八字真訣”法學習即可,如下:
【1】點
掌握文言文閱讀和古詩詞鑒賞的考點。
【2】背
一定要熟背課本中文言文和古詩詞的所有注解。
【3】練
有邏輯性地進行訓練(參考下文現代文閱讀)
【4】細
我們在練習文言文和古詩詞時,要盡量做到逐字翻譯,不會的,參照譯文或自己查資料,并標注在一旁。
【5】記
準備好筆記本,將經常出錯和出現頻率高的實詞與虛詞記錄下來,經常去鞏固。
【6】法
學會語法,這個是關鍵!不然文言句式那塊會讓你頭疼不已。
【7】閱
床頭準備《二十四史》、《世說新語》、《史記》、《唐詩三百首》等古典著作,每天抽出時間看看,切記,看的時候一定要對著翻譯閱讀。
【8】說
敢于在日常生活中嘗試用文言或詩句去說話。
三、學習方法----現代文閱讀
【1】了解現代文閱讀的所有考點。
【2】掌握考點對應的知識點(可以查看穆老師之前的回答)
【3】做題時,采用“邏輯方法”去做題。
【試題例舉】《天馬雄風》
【4】將做題整理的答題技巧寫在筆記本上,每天溫習用。
四、學習方法----作文
按照穆老師給大家的示意圖去練習,具體方法可參考穆老師之前的回答。
附:利用生活素材構思寫作
示例一:鑰匙
示例二:圍巾
示例三:枕頭
示例四:紐扣
孩子初二,語文不好,怎么辦?我是張旭語文,很愿意與您一起探討問題的實質!
在回答如何讓孩子學好語文之前,先了解一些語文的一般知識,這樣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語文。
語文是什么呢?
這個詞民國之前是沒有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葉圣陶、夏丐尊二位先生提出了"語文"的概念。解放后,葉圣陶先生提出將"國語"和"國文"合二為一,稱為語文,從此就有了語文這個詞。
?辭海》和?詞源》沒有收錄這個詞,《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語言和文字"、"也指語言和文學"。這個解釋未免有些含糊,究竟是"語言和文字",還是"語言、文字和文學"呢?
有人說:語文是水,碰到什么是什么。我倒是很同意這個觀點。比如說,有人在你面前夸耀他認識的很多生僻字,你會說:你的語文水平了得。這時候語文就是文字。又比如說,你去聽了一場演講,回家的路上對同學說:這個人語文水平真捧。那么這個時候的語文就變成語言了。還比如說,你讀到了一篇好散文,你把它推薦給同事,并說:你讀讀這篇散文,作者的語文水平很高。此時語文又成了文學……
通俗一點講,我認為語文就是說話和寫文章。
當我們把語文定義成說話和寫文章時,它就具備了以下特征。
首先是工具性。
所謂工具性,就是說它是我們交流和傳達思想情感的載體。就好比你要挖土,工具是鐵鍬,沒有鐵鍬,你就挖不了土。
我們從幼兒開始就運用語文這個工具。當你開口喊"爸、媽"的時候,你就開始運用了。由單音節的字到雙音節的詞,再到把它們連綴起來講一句完整的話,都是語文這個工具在起作用。
長大了,你想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怎么辦呢?那就要通過寫文章這個工具來完成。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語文的工具性。
從學生的角度說,語文是基礎學科。它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工具。再簡單一點講,只有認識了字,才能去學數學、英語、歷史、政治等。
語文還有一個很尷尬的特點:考不了零分【正常答卷的情況下】,也考不了滿分。這個特點說明語文好學也難學的矛盾特征。
語文還有一個很難堪的特點:十天半月不上語文課,不存在落下知識點,聽不懂老師講下一篇課文的問題。請家教辛苦補習了三、五個月,考試成績也許還和以前一樣。這個特點說明語文沒有連貫的知識體系,沒有明顯的知識點。
舉個通俗的例子:小學的時候有閱讀理解考題,初中每次考試也考閱讀理解,高中依然如此,高考也一樣。一個類型的閱讀理解考題,從小學學到高中,又考到高考,這么多年學下來,考下來,按道理講早已爛熟于心,總能考個滿分吧。但事實是幾乎沒有學生能考上滿分。為什么呢?就是因為語文沒有連貫的知識體系和明顯的知識點。所以,一個總結中心思想就可以從小學一直總結到高中。
語文的三個特點告訴我們:語文學習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但積累又沒有具體的知識點,不像數學那樣,記下一個公式就能用得上。學習語文與學習其它課程有本質上的不同。這么說吧,你學會了一個數學公式,聽懂了老師講的例題,下次碰到類似的題,只要運用記住的數學公式,就能解答這道題。你記住了歷史中某個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結果、教訓,以后遇到相關的題目,就能運用記憶內容完成試題。語文呢?你記住了某篇課文的寫作手法、主題、人物性格特征,但是你拿記住了的東西去回答試卷中的另一篇文章設置的相似題目時,卻大相徑庭。所以語文有它本身的獨特性。
語文的獨特性就在于:它是靠日積月累來完成能力提升的,而且過程緩慢。
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語文成績呢?
這得從兩方面講,一方面是慢功的積累;一方面是針對考試的技巧掌握。
先談慢功的積累。
第一,讓孩子多記憶。
記憶什么呢?記憶詞語,記憶名句。
記憶詞語和名句是為寫出好作文做準備的。
有過寫作經歷的成年人,應該有一種體會,寫文章的時候,好的詞語和名言,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自然就從大腦中流出來了,是用不著苦思冥想的。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因為平時閱讀的時候記憶了很多詞語和名言。這就好比是在存錢,錢存的多了,用時自然隨便拿出。
很多孩子是缺乏自覺記憶的,所以家長就要督促、監管。
由于語文工具性的特點,家長一定能當孩子的家庭老師。所以就要承擔起督促、監督孩子記憶的任務。
我們可以制定一個孩子記憶詞、句的具體方案。比如:每天記憶詞典中的一到兩個成語(家長準備好),兩天記住一句名言(家長準備好),一周記住一首古詩(家長準備好)。
方案制定好了,家長就要承擔督促、監督的任務。怎么做比較有效果呢?比如說每天吃完晚飯后,家長就可以讓孩子背誦當天應該完成的任務。
家長每天堅持這樣做,不但能幫助孩子記憶,而且能建立起孩子學習的自信心,促進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
第二,讓孩子寫記一件完整事情的日記。
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呢?沒有捷徑,也沒有技巧,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讓孩子寫記事日記。
記事日記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問題是家長要明白孩子寫的記事日記達到什么樣的要求,才能對提高作文能力有效果。
記事日記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A、記一件完整的事情,即要有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B、字數在150到200之間。
C、用詞比較準確,語句要通順。
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寫記事日記呢?做好兩件事情:
A、監督。
每天定一個固定的時間【晚上八點】,家長在這個時間讀孩子寫的記事日記。看看字數夠不夠,有沒有錯別字,用詞是否準確,語句是否通順,事件是否完整。
B、指導。
對出現的問題要糾正,比如說記了一件事,卻沒有時間和地點。再比如說事情沒有結果,設有得出教訓和需要學習的精神、品質。問題發現了,就要告訴孩子下次寫記事日記時應該注意這些問題,不能重復犯錯。
初中以寫記敘文為主,考試作文一般也是寫記敘文,而記事日記就是訓練寫記敘文的。所以,只要家長堅持這樣做,孩子的作文能力一定會提高。
第三,多讀些寓言故事類的書。
閱讀能幫助孩子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提高理解能力。另一個是積累寫作文的詞語和素材。
理解能力是語文學習的核心。也是考試得好成績的必要條件。
閱讀理解題是語文考題中的必考題,而且一直要考到高考結束。
那么,我們怎樣讓孩子閱讀呢?
A、制定一個閱讀計劃。
孩子的閱讀不能貪多,更不能急功近利。因為語文學習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所以,一周讀一篇寓言故事就可以了,一年下來也能讀四五十篇。關鍵是要讓孩子用心去讀,這樣才能達到提高理解能力和積累的目的。
B、確定閱讀時間。
孩子白天的學習內容多,作業也多,晚上回家還有家庭作業,一天下來是很累的。所以,要把孩子的閱讀時間放到周六或周日的某個時間段內,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足夠了。這樣才能讓孩子用心去讀。
C、做好監督。
監督孩子閱讀是需要技術的,既不能坐在旁邊盯著孩子讀,也不能規定一個時間放任孩子讀。最好的監督方式是讓孩子讀完后,寫一段讀后感,然后家長去閱讀孩子寫的讀后感。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在孩子不知不覺中,家長完成了監督任務,不會造成孩子的低觸情緒。另一個是寫讀后感本身就是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促進有效積累的過程。
走馬觀花不叫閱讀,囫圇吞棗也不是閱讀,只有用心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
綜上所述。只要家長讓孩子多記憶,精閱讀,寫日記。我相信一兩年后【不能急功近利指望一兩個月就能提高語文成績】,孩子的語文成績會有明顯的提高。
現在談談針對考試的技巧掌握。
語文考試的試題與其它學科都不相同,其它學科是立足于教材中的知識點來命題,語文由于沒有系統的知識點,所以,中考和高考語文考卷與語文課本相距甚遠。比如說,學生記住了課本中某篇課文的寫作手法、主題、人物性格特征,但是拿記住了的東西去回答試卷中的另一篇文章設置的相似題目時,卻大相徑庭。
從這個角度說,面對語文考試,要教會孩子的是解題思維和語言表達形式。
語文考試的試題有一定的穩定模式,尤其是中考和高考試題。這樣說來,它就具備了規律性,因此,分析、掌握試題的規律性,我們就有了提高語文成績的方法。
下面我以和高考語文試題【全國卷2】詩歌鑒賞試題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節選)陸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
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是一項是(3分)
A.這首詩寫詩人觀看自己已完成的草書作品,并回顧它的創作過程。
B.詩人馳騁沙場殺敵報告的志向無法實現,借書法創作抒發心中郁悶。
C.詩人把自己想象成戰場上的戰士,氣吞山河,勢不可擋。
D.詩人豪情勃發,他在硯臺中摸出的濃黑墨汁,也映射著燭光縱橫飛濺。
15.詩中前后兩次出現“酒”,各有什么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分】
我們先來分析選擇題應該怎么做,我們從中要學會什么?
第一,采用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要掌握的技巧
第二,要抓住選項中的核心詞,然后在相應的詩句中評判是否正確。
抓核心詞就是要掌握的答題思維方式。
[解題過程]:
A項,這首詩寫詩人觀看自己已完成的草書作品,并回顧它的創作過程。
01要確定選項中的核心詞。
選項中有“觀看”、“草書”、“回顧”、“創作過程”幾個核心詞。
02要找到相應的詩句。
根據選擇內容,A項相應的詩句是“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p>
03要對比核心詞使用是否正確。
“觀看”對應的是詩句中的“端”字,是正確的?!安輹痹姼桀}目告訴了我們。“回顧”的意思“端”字包含了?!皠撟鬟^程”即“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
所以,判斷A項是正確的。
再來分析客觀題應該怎么做,我們從中要學會什么?
第一,準確找到題干中的核心詞。
第二,分析核心詞,確定答題的思路,確定答題針對的對象。
第三,按照慣用的語言組織形式答題。
[解題過程]:
01找核心詞。
題干中的核心詞是“酒”、“作用”和“簡要分析”。
02分析核心詞。
“酒”告訴我們是詞語運用理解。“作用”是指這個詞的好處是什么。“簡要分析”是說要結合詩句作答,答案不能過長,百字左右即可。其答題對象是“詞語運用”。
03確定答題思路。
“詞語運用”的答題思路通常是:解釋詞語【按詞語常見與否確定是否解詞】十使用的手法【按是否運用了手法確定是否回答】十詞語的陳述對象的特征十好處。
04答題:
第一個酒字【沒必要解詞】詩人把它比喻成戰場上的旗鼓【使用的手法】,再現了喝酒時的情緒和氣勢【陳述對象的特征】,起到了托襯氣氛的作用【好處】。第二個酒字運用比喻的手法【使用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完成作品后的心滿意足,躊躇滿志【陳述對象的特征】,使詩人當時的心理狀態躍然紙上【好處】。
以上就是為考試,需要認真歸納總結的應對方法,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篇幅,無法將應用文、文學作品、文言文閱讀和語言運用的解題技巧一一闡說,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這里要強調的是,古代詩歌考題的命題內容包括詩歌的語言運用、思想感情、寫作手法和詩句理解幾方面。所以我們需要學習詩歌的內容理解、詞語運用、寫作手法運用和思想情感表達四個方面的內容。
*詩歌的內容理解要學會對詩歌的散文化處理【就是翻譯】。
*詞語運用要記住一些常用的評價詞語運用的詞語,比如形象、生動、呈現、真切等等。
*寫作手法要記住并理解古代詩歌常用的手法,比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喻、對化……
*思想情感要記住并理解古代詩歌常用來評價的詞語,比如壯志難酬、懷才不遇、愁悵、郁悶……
為了驗證我介紹的技巧是實用的,大家可以做做09年的詩歌試題,小試牛刀。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投長沙裴侍郎杜荀鶴
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謁朱門謁孔門。
只望至公將卷讀[注],不求朝士致書論。
垂綸雨結漁鄉思,吹木風傳雁夜瑰。
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思。
[注]至公:科舉時代對主考官的敬稱。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表示,雖然自己的社會地位低下,但對儒家思想的信奉堅定不移。
B.“朱門”“孔門”分別代指世俗的權勢與精神的歸依,形成鮮明的對比。
C.詩人希望自己能憑借真才實學通過正常渠道進身,而不愿去尋找捷徑。
D.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待恩惠的態度,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受恩必報。
15.詩歌的頸聯描寫了兩個具體場景,與其他各聯直抒胸臆的寫法不同,這樣寫在情感表達和結構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總之,孩子的語文學不好,家長們不能著急,一方面從慢處著手,一方面從答題技巧著手,二者相互結合,相信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語文水平。
以上就是關于初二下冊語文補課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繼續分享與初中輔導相關的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