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中級會計職稱培訓哪家好

發表于:2021-12-22 11:00:35 分類:中級會計師培訓

泰安中級會計職稱培訓哪家好,中級會計職稱視頻教程學習起來很方便。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知識點《中級會計實務》:所得稅

所得稅的確認和計量

所得稅四步法

第一步,計算當期應交所得稅

應交所得稅=應交所得稅=(會計利潤+納稅調增納稅調減)x現行稅率

=[會計利潤+收入(稅法-會計)-費用(稅法-會計)]x現行稅率

第二步,計算暫時性差異

暫時性差異=(資產類)賬面價值-計稅基礎

=(負債類)(賬面價值-計稅基礎)x(- 1)

正差=遞延所得稅負債(費用)=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負差=遞延所得稅資產(收益)=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第三步,計算當期遞延所得稅

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x未來稅率)-期初余額

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可抵扣暫時性差異x未來稅率)-期初余額

遞延所得稅=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

第四步,計算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遞延所得稅的計量

1、遞延所得稅應以未來期間的適用稅率計量,不折現;當稅率發生變化時應調重新計算;

2、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值:遞延所得稅資產應以未來很可能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來確認和計量,并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進行復核,若無法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應當減少遞延所得稅資產,同時計入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等原確認時的有關科目(不是資產減值損失和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值準備),以后期間若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轉回,即恢復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

3、列報: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一般應當分別作為非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負債列示;在合并報表中,納入合并范圍的不同企業間的遞延所得稅一般不能抵消列示,除非涉及的企業有凈額結算的法定權利且有意圖以凈額結算。

企業合并有關的所得稅

1、同一控制下合并由于會計上合并方按賬面價值確認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資產、負債,因此不存在與稅法計稅基礎的差異。

2、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若應稅合并,合并方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資產、負債均按公允價值入賬,被合并方應視同按公允價值處置資產并繳納所得稅,因此會計和稅法不存在差異,不產生遞延所得稅。若符合稅法規定的免稅合并條件,由于被合并方未繳稅,計稅基礎仍然是原賬面價值,而合并方取得被合并方的資產、負債按評估后的公允價值入賬,從而產生遞延所得稅,并要計入商譽而不是所得稅費用。此時商譽的計稅基礎為0,與賬面價值的差異不再進一步確認遞延所得稅。

調整后商譽=合并時商譽+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

3、購買方在合并前本企業已經存在的可抵扣差異及未彌補虧損等,可能因為合并后很可能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從而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但該確認不應成為合并的組成部分,不應影響合并中的商譽或合并損益;

合并中購買方取得的被購買方的可抵扣差異,在購買日若不符合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條件的不應確認,但在購買日后12個月內,若預計未來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且該事實在購買日已經存在時,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同時沖減合并商譽,不夠的沖減所得稅費用;若由于新的事實或購買日12個月后預計未來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符合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但計入所得稅費用,不得調整商譽金額;

4、合并報表中因抵銷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導致合并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即內部成本)與計稅基礎(即內部售價)之間產生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

以上就是關于泰安中級會計職稱培訓哪家好的詳細介紹,更多與中級會計職稱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