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生壞賬的會計處理怎么做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財務年底清查賬務時,如果發現賬目上存在不能收回的壞賬,就需要對壞賬進行核銷了。核銷壞賬損失過程中,涉及到很多稅務問題,我們如何操作,才能避免稅務風險呢?

會計處理,一定要按程序進行

一般流程:資產管理部門提出申請→財務部門審核,提出意見→法律事務部提供證明資料→公司總經理、董事會、股東批準。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中的相關規定,企業在對壞賬進行計提準備時,應將計提的壞賬金額借記到“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壞賬準備”科目。如果是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則不需要進行以上操作。

計提過程中,企業需要填寫資產負債表,應收賬款(或者預付款項)=應付賬款+預付賬款-壞賬準備科目中有關預付款項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稅前列支壞賬需要滿足相關條件

1、在《企業所得稅法》中,規定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費用中,除了企業的成本、費用、稅金、其他支出外,還包括了損失。也就是說,實際發生的、與企業取得收入相關且合理的損失,是可以稅前扣除的。

2、財政部和稅務局于2009年發布的通知中,規定了五種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壞賬損失,具體內容大家可以查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

3、企業賬目上如果存在逾期3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可以作為壞賬損失,但需要出具專項報告;逾期1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可通過其金額大小判斷是否能作為壞賬損失,一般來說,單筆金額不超過5萬元(或者金額不超過企業年度總收入的萬分之一),并出具專項報告后,就可以作為壞賬損失稅前扣除了。

企業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所得額時,扣除了壞賬損失的,還應留存相關資料備查。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