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采購 采購的三個層次分別是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很多人一聽到“采購”馬上想到就是拿著公司的錢買東西,有錢誰不會買呢?其實采購通常不是一次性采購,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從供應市場獲取產品或服務作為企業資源, 以保證企業生產及經營活動正常開展的一項企業經營活動。在整個采購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例如交付時間、交付數量、交付價格、交付品質、交付地點以及選擇哪一家供應商交付。

交付時間:交付時間的偏差一般在2-3天,提前交付會占用倉儲空間,推后交付會影響生產計劃;

交付數量:數量多交會占用倉儲空間,并容易造成呆滯,少交會影響生產需求;

交付價格:從下訂單開始到供應商安排生產會有個備料的前置期,少則2-3天,多則2-3個月,產品價格可能發生變化,這就需要供應商須按照訂單價格交付;

交付品質:質量標準須在產品開發期間確定,并按照此標準打樣確認及最終驗貨,品質標準的不一致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交付地點:須提前確認好交付時間,特別是外貿企業,可能會產生異地或異國交付的狀況,留足合理的運輸時間是必要的;

供應商:一種產品原則上要有2-3家供應商,選擇哪一家供貨需要慎重考慮(可能是多家供應),特別是需要平衡供應商質量和價格的關系,須符合采購策略的計劃。

實際上這就是采購的6R原則(Right Time/Right Quantity/Right Price/Right Quality/Right Place/Right Supplier)。更高層面的采購(策略采購)是從公司戰略方面分析,制定采購策略,確保中長期的穩定交付,同時達成成本、質量等方面的綜合指標要求,最終達到和供應商之間雙贏的結果。

因此采購一般分為三個層次:運作層、戰術層和戰略層。

運作層又稱執行層,對應采購過程中的后期采購,負責訂單的開單下單,交付跟進,發票及后續付款的管理(與財務對接)。由采購專員負責。

戰術層對應采購過程中的前期采購,負責供應商的審核、開發及管理,產品的詢價、比價及談判,供應商的考核及改進等。由采購工程師負責。

戰略層負責制定及發布采購的方針政策,采購策略的設定,供應商關系定位,風險管理等,由策略采購或采購經理負責。

無論哪種層次,作為采購的主要職責是在保質保量保價的基礎上確保供應商的長期穩定交付。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