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公積金可以彌補公司虧損嗎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先從所有者權益說起,所有者權益,顧名思義就是公司的所有者的權益,就是股東的權益,公司所有資產扣除所有負債以后,剩余的部分就是所有者的權益。

所有者權益來源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公司經營過程中賺到的錢,每年的收益逐漸累積下來的;另一方面是股東投入的資本,包括現金、實物資產、無形資產等。

所有者權益類科目主要包括五個科目:實收資本、資本公積、其他綜合收益、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其中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這兩個科目,都包含“資本”二字,意思就是股東投入的資本,不是公司通過經營賺到的錢。

其他綜合收益、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這三個科目,是公司經營過程中賺到的錢,通過實現利潤累計下來的。

既然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都是股東投入到公司的資本,兩者有什么區別?

實收資本(或股本)就是一個公司營業執照上的注冊資本金,公司的股東就是通過實收資本來計算各自占有的股權比例的。

比如,A、B分別出資20萬、30萬成立一個公司,公司的實收資本(注冊資本金)就是50萬,A的股權占比為40%,B的股權占比為60%。

如果一年后,公司實現凈利潤了賺了100萬,公司的總價值就是50+100=150萬了。這時C出資50萬加入公司,成為股東,C的股權比例是多少呢?

這個就由股東之間協商確定,比如C出資的50萬中,20萬元計入實收資本(用來計算股權比例),這時公司的實收資本就變成了20+30+20=70萬元了,那C的占股比例就是20/70=28.57%,A的占股比例就變成了20/70=28.57%,B的占股比例就變成了30/70=42.86%。

C出資的50萬中的剩余30萬元就計入資本公積,資本公積就是股東投入到公司的資本中超過實收資本的部分,相當于C為了獲得公司的股權愿意溢價購買這部分股權,原因就是C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

既然是溢價購買股權,那C投入的資本中超過實收資本計入資本公積的部分就叫做資本溢價,對應的科目就是“資本公積——資本溢價”,資本溢價是資本公積的一個二級科目。

那么能用資本公積金彌補公司虧損嗎?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九條規定資本公積金不得用于彌補公司虧損,原因如下:

1、資本公積金來源于企業經營之外,由于法定注冊資本制度的規定而無法以資本的名義出現,其中大部分是股東的投資,具有資本的屬性,與企業經營所得的收益無關。因此用資本公積金來彌補公司虧損會模糊資本與收益的界限,其結果是無法正常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業績。

2、公司資本要遵循“資本保全原則”,要求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成本補償和利潤分配要保持資本的完整性,保證權益不受侵蝕。企業收益的計量,都應以不侵蝕原投入資本為前提,只有在原資本已得到維持保全或成本已經彌補之后,才能確認收益。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等于將資本公積金轉為收益或利潤,從而等于用股東投入的股本溢價部分進行利潤分配,損害了股東的利益,也弱化了公司資本對于債權人的擔保功能。

3、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不符合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根據《公司法》規定,累計虧損未經全額彌補之前,上市公司不得實施利潤分配。依據中國證監會于2004年底發布的有關規定,上市公司最近3年未進行現金利潤分配的,不得再融資;將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與再融資掛鉤,現金分紅作為再融資的條件之一,這對累計虧損額巨大的公司來說,能不能用資本公積彌補虧損十分關鍵。因為公司賬面有累計未彌補的虧損,就意味著無法現金分紅,無法分紅就意味著無法再融資。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的直接結果是,使得效率低下的上市公司獲得了融資機會,扭曲了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