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核算的原則也就是會計核算所應遵循的基本要求。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會計核算必須遵循以下三方面共13項具體原則。
一、關于會計信息質量方面的要求
1.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也稱真實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必須以客觀真實的會計憑證為依據,全面、真實地反映經濟活動的本來面目,不能有任何的隱瞞和歪曲。
2.可比性原則
可比性原則是指各會計主體的會計核算必須遵循統一的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確保會計核算信息在不同企業之間的橫向可比性。
3.一貫性原則
一貫性原則也稱一致性原則,是指各會計主體在各個會計期間的會計核算應選擇統一的會計核算方法和程序,盡量不要隨意改變。而一旦非改不可時,也應在改變會計核算方法和程序之時,在所呈報的會計信息的附注中加以說明,以方便信息的閱讀及使用者能夠根據附注所提供的說明對前后會計期間的信息加以轉化,確保會計核算信息在不同時期之間的縱向可比性。
4.相關性原則
相關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的信息應與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相關聯,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
5.及時性原則
及時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信息的提供應及時準確,符合會計信息的時效性要求。一般情況下,年報表應在次年的前4個月之內呈報,半年報表應在半年過后的2個月之內呈報,季度報表應在季度過后的15天內呈報,月報表應在月末后的6天內呈報。
6.明晰性原則
明晰性原則是指所呈報出來的會計核算信息應清楚明確,系統性強,方便閱讀,易于理解和利用。
二、關于會計要素確認與計量上的要求
1.權責發生制原則
權責發生制是相對收付實現制而言,是指各會計期間的收入與費用分別依照具備收款權利和承擔付款責任為標準來確認。
根據權責發生制,應該在當期確認的收入與費用都應包括三部分:
(1)在當期具備收款權利,且在當期收到現款的款項確認收入,或者在當期承擔付款責任,且在當期支付現款的款項確認費用。
(2)在以前各期預收現款,但在當期才具備收款權力的款項確認收入,或者在以前各期預付現款,但在當期才承擔付款責任的款項確認費用。
(3)雖還未收到現款,但當期已具備收款權力的款項確認收入,或者雖還未支付現款,但當期應承擔付款責任的款項確認費用。
2.實際成本計價原則
實際成本計價原則也稱歷史成本計價原則,是指任何資產的計價應以取得時的實際代價為依據。由于資產等于權益,所以當資產按照實際成本計價時,相應的負債與所有者權益也是按照實際成本計價的。按照實際成本計價,從原始憑證中獲取資產價值,既客觀又方便,還具有可驗證性。而且,還可以由于統一計價方法而保持核算價值的可比性。當然,采用實際成本計價在物價指數變化很大的情況下,將難以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這是要重點加以注意的。歷史成本計價實際上明確了會計核算的計量屬性問題。相對于歷史成本的計量屬性,還有重置成本計價、計劃成本計價、凈值計價等計量屬性,它們在特殊情況下也具有其使用價值。例如,重置成本計價廣泛用于投資決策,計劃成本計價在材料收發過程中經常采用,固定資產凈值計價常被用來表示當前固定資產所占用的資金(尚未回收的資金)。
3.配比原則
配比原則是指所確認的收入與成本費用之間應存在經濟內容和性質上的因果關系(成本費用是因為收入而發生的),同時,收入與成本費用所發生的空間范圍與時間界限應具有一致性。即當期收入與當期成本費用相配合,甲對象上的收入與甲對象上的成本費用相配合,主營業務的收入與主營業務的成本費用相配合,其他業務的收入與其他業務的成本費用相配合,不能張冠李戴。
4.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
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是指要將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區分開來,采取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所謂收益性支出是指其所帶來的效益在本會計年度全部實現的支出,如水電費、旅差費、保險費、辦公費、利息費、人工費等支出。所謂資本性支出是指其所帶來的效益要延續若干會計年度的支出,如固定資產購建支出、無形資產支出、開辦費支出等。按照配比的思想,由于收益性支出的效益在本年度內全部實現,因此收益性支出的付款責任應在本年度內全部承擔,也即應在本年度內一次性或分期次將收益性支出全部確認為費用;而資本性支出由于其效益延續若干年度,因此其付款責任也應延續到相應若干年度去分別承擔,也即應在相應的若干年度內將資本性支出分期次分別確認為費用。所以堅持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實際上是為了合理地確認各期的費用。
三、關于會計核算方法選擇上的要求
1.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是指企業應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該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例如,當對外投資的比例達到控股程度以后,對于對外投資的計價就應該按照權益法計價,而不應再按照成本法計價;實收資本的增加應按照實際收到投資額的時間入賬,而不是按照投資協議簽署的時間入賬;融資租人的固定資產,雖然從法律形式看承租企業并不擁有其所有權,但由于租賃合同中規定的租期很長,接近設備的使用壽命,且租賃結束時承租企業有優先購買權,所以從其經濟實質來說企業能夠控制其未來創造的經濟利益,所以在會計核算時企業應選擇入周定資產總賬,并按月計提折舊,承擔維修費等,就如同自己的固定資產一樣進行會計核算。
2.重要性原則
重要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的詳略程度和精確程度應視會計信息對于信息使用者的重要性程度不同而有所區別,對于重要的信息要詳細,精確地呈報,而對于不太重要的信息可以綜合在一起較粗略地呈報。
3.謹慎性原則
也稱穩健性原則,是指當會計核算可以選擇多種不同的方法時,應盡可能選用一種不導致企業虛增盈利和夸大權益的方法,并對可能的損失和費用予以合理的預計。遵循謹慎性原則,可以讓企業經營管理者和決策者始終保持冷靜頭腦,不盲目樂觀,時時處處精打細算,確保財務計劃的落實。謹慎性原則是會計核算中十分重要的原則,資產項目中的計提壞賬準備等八大減值準備,固定資產采用加速折舊法等方法都是謹慎性原則的體現。在理解謹慎性原則時應注意謹慎與保守的區別,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并不是要求決策的保守性,保守是對風險韻懼怕和回避,而謹慎是對風險的識別與控制,謹慎性的通俗表述應為:充分預計可能的損失而不預計沒有把握的收益。
- 上一篇:網上如何添加辦稅人員
- 下一篇:往來會計對賬流程
-
固定資產折舊會計核算計算大全
固定資產各年的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思路導航:注意兩點,一個是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第一年折舊就是原值,第二年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即為原值減去第一年的折舊額);另一個
-
套期損益與權益的會計核算方法
套期會計的損益核算涉及到2個損益類、一個權益類會計科目:套期損益、凈敞口套期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套期儲備&套期損益&套期成本。套期損益核算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項目價值變
-
工業企業成本會計核算的方法
大家知不知道工業企業與商業企業有什么區別?對了,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工業企業會有一個成本核算的過程。商業企業不需要一個加工的過程,工業企業采購的是一系列的原材料或者零部件,需要經過加
-
跨年度銷售退回會計處理有什么原則
跨年度銷售退回會計處理有什么原則,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新《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第三十二條規定,對于附有銷售退回條
-
財務會計制度或財務會計核算處理方法是什么
財務會計制度或財務會計核算處理方法是什么,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1、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頒發的《企業會計準則》和《商品
-
商企預提待付費用如何進行會計核算
商企預提待付費用如何進行會計核算,關于這個問題一直被各位會計們所關注,本文整理了會計中與會計核算相關的內容,一起來看看。預提待付費用是指應由本期負擔,但由后期支付的費用,如預提銀行
-
電算化會計核算軟件的操作要求
電算化會計核算軟件的操作要求,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電算化會計核算流程與手工會計核算流程基原形同,但核算流程中各環節的工作內容
-
預算編制原則是怎樣的
預算編制原則是怎樣的,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預算編制原則是怎樣的?答:原則如下:1、堅持一般不予調整預算的原則。部門支出預算確定以
-
產品成本核算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產品成本核算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關于這個問題,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內容,如果不太了解,也別著急,一起來看看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吧。產品成本核算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主要原則:計
-
產品質量保證的會計分錄處理原則
產品質量保證,通常指銷售商或制造商在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后,對客戶提供服務的一種承諾。在約定期內(或終身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