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核銷流程應調應退稅額不一致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與核銷流程應調應退稅額不一致,關于這個內容,數豆子整理如下資料。

與核銷流程應調應退稅額不一致

答:由于增值稅申報與免抵退申報所屬期同步,很多企業計算出來的應調整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為負數,是需要進行進項轉出的,如果核銷流程沒有及時跟上,當期又沒有多的期末留抵,會造成增值稅申報時少繳稅,核銷完后專管員很可能要求更正申報增值稅申報表,修改進項轉出數據,補繳稅款和滯納,這樣會對企業的納稅信用等級造成不利影響。

進料核銷應調整免抵退稅額怎么處理

答:舉例說明

(一)某生產企業2008年6月一般貿易出口貨物折合人民幣100萬元,內銷60萬元,當期進項稅額為16萬元,適用征稅率17%,退稅率13%,計算應納稅款、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

第一步: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外銷收入×(征稅率-退稅率)=100×(17%-13%)=4萬元。

第二步:計算"當期應納稅額"。當期應納稅額=內銷收入×征稅率-(當期進項稅額-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60×17%-(16-4)=-1.8萬元。

第三步:計算"免抵退稅額"。免抵退稅額=外銷收入×退稅率=100×13%=13萬元。

第四步:取當期"留抵稅額"與"免抵退稅額"較小者作當期應退稅額,則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

由于留抵稅額1.8萬元<免抵退稅額13萬元,因此當期應退稅額=1.8萬元,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13-1.8=11.2萬元。

因此,該生產企業2008年6月應交增值稅0元,應退增值稅1.8萬元,免抵稅額11.2萬元。

(二)某生產企業2008年7月以進料加工出口貨物折合人民幣100萬元,內銷60萬元,當期進項稅額為16萬元,當期免稅進口料件到岸價折合人民幣20萬元,適用征稅率17%,退稅率13%,如何計算應納稅款、應退稅款和免抵稅額?

第一步: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料件價格×(征稅率-退稅率)=20×(17%-13%)=0.8萬元。

第二步: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外銷收入×(征稅率-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100×(17%-13%)-0.8=3.2萬元。

第三步:計算"當期應納稅額"。當期應納稅額=內銷收入×征稅率-(當期進項稅額-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60×17%-(16-3.2)=-2.6萬元。

第四步:計算"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料件價格×退稅率=20×13%=2.6萬元。

第五步:計算"免抵退稅額"。免抵退稅額=外銷收入×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100×13%-2.6=10.4萬元。

第六步:取當期"留抵稅額"與"免抵退稅額"較小者作當期應退稅額,則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

由于留抵稅額2.6萬元<免抵退稅額10.4萬元,因此當期應退稅額=2.6萬元,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10.4-2.6=7.8萬元。

進料加工復出口,由于有免稅購進原材料,因此必須在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料件價格×征退稅率差),作為"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的減項;計算"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料件價格×退稅率),作為"免抵退稅額"的減項。

有關與核銷流程應調應退稅額不一致的問題解答就到這里,首先要講調整和退稅的具體數值計算出來,準備好相應資料,去稅務局調整退稅。如果大家實際中還有什么問題,也可以繼續向數豆子的老師提出,我們會盡快給您最滿意的答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