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報如何填企業所得稅利潤總額,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如下內容。
季報如何填企業所得稅利潤總額具體項目填報說明:
1、第2行"營業收入":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收入,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收入填報。
2、第3行"營業成本":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成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成本(費用)填報。
3、第4行"利潤總額":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利潤總額,其中包括從事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在本行填寫按本期取得預售收入計算出的預計利潤等。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比照填報。
4、第5行"稅率(25%)":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25%稅率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5、第6行"應納所得稅額":填報計算出的當期應納所得稅額。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減免所得稅額":填報當期實際享受的減免所得稅額,包括享受減免稅優惠過渡期的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優惠、高新技術企業優惠及經稅務機關審批或備案的其他減免稅優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實際已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累計已預繳的企業所得稅稅額,"本期金額"列不填。
8、第9行"應補(退)所得稅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本次應補(退)預繳所得稅額。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時,填0, "本期金額"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填報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本行不包括納稅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所得額":填報納稅人依據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的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按季預繳企業: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預繳企業: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稅率(25%)":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25%稅率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12、第14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填報計算的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確定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依據稅務機關認定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出的本月(季)應繳納所得稅額。
14、第18行"總機構應分攤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15、第19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16、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分支機構本行填報總機構申報的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
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報匯總納稅分支機構依據《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分配表》中確定的分配比例。
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分支機構依據當期總機構申報表中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數額。
企業利潤總額計算公式是什么?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 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 - 管理費用 - 財務費用 - 資產減值損失 -/+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 投資收益等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 + 營業外收入 - 營業外支出
以上整理的資料信息,就是關于"季報如何填企業所得稅利潤總額?"的這一問題的解答。企業所得稅利潤總額數據需要核算之后填寫,具體位置說明,可參考上述內容。如果大家對企業所得稅利潤總額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在線咨詢數豆子的老師們。
- 上一篇:有限合伙企業所得稅如何計算
- 下一篇:資產負債表日后退貨的會計處理
-
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是利潤總額嗎
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并不等同于利潤總額。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是指,在一個完整的納稅年度內,個人或企業從各種經營、生產等活動中取得的所得總額,其中包括工資、薪金、稿費、特許權使
-
利潤總額為負計提所得稅嗎 為什么
利潤總額為負,不能確定是否需要繳企業所得稅,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一般如果利潤總額為負數,所得稅費用就不用計算。如果單位的企業所得稅征收方式是查賬征收,那么利潤總額為負,不用計提
-
營業利潤公式(迅速分清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舛支出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人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人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
-
會計利潤總額的計算公式
我國利潤表的編制采用多步式,根據利潤表利潤總額的計算公式如下:(1)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計算公式為:利潤總額=產品銷售收入-銷售工廠成本-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銷售稅金-銷
-
季度所得稅申報表中利潤總額和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應怎么填
季度所得稅申報表中利潤總額和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應怎么填?根據《關于填報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635號,實際利潤額=本年度利潤總
-
企業所得稅算法的利潤總額有什么內容組成的
企業所得稅算法的利潤總額有什么內容組成的,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答:所得稅利潤總額=主營業收入-主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
-
個體戶利潤總額能是正數嗎
個體戶利潤總額能是正數嗎,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個體戶企業利潤總額:如果某月利潤表顯示利潤總額是正數要交所得稅,但所得稅一
-
財務實務中應納所得稅額等于利潤總額嗎
財務實務中應納所得稅額等于利潤總額嗎,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應納所得稅額*25%=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額,凈利潤是會計上面的說法
-
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表a類怎么填利潤總額
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表a類怎么填利潤總額,企業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一般都會按月或者按季度進行企業所得稅的預繳,最后在年末時候進行匯算清繳,申報表中的利潤總額一般會分為季度
-
營業盈余和利潤總額有什么區別?
營業盈余是什么,其和利潤總額有什么不同?營業盈余指常住單位創造的增加值扣除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和固定資產折舊后的余額。它相當于企業的營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