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為什么要提折舊?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固定資產為什么要提折舊?對于企業來說,有一個簡單的公式,收入-支出=利潤,固定資產實際上也是企業花錢買來的,所以也是一種支出,但是往往這種支出金額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長,如果將此支出一次性計入某個月,會導致當月明顯虧損,而實際上當月從該固定資產得到的受益不會這么多,同時,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沒有體現應有的支出,所以,將固定資產入賬后,在受益期內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這就是固定資產折舊理念的來源了。

  按規定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為什么不能計提折舊?

  在企業會計制度中,確實有一條規定:“按規定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不計題折舊。

  對于土地入帳問題,目前國內已經達成一致。根據土地法的規定,土地屬國家所有。因此,對企業而言,企業不擁有土地的所有權,不符合固定資產的定義,不得計入固定資產。而企業取得的土地的使用權,應當以土地使用權按照無形資產入帳。

  既然土地不得計入固定資產,那企業會計制度又何以做出對“作為固定資產入帳的土地”的折舊規定呢?其原因在于上世紀解放后,我國曾經對部分公有制企業做出過規定,根據土地的評估價值將其作為企業固定資產入帳。根據這一規定,該些企業曾經在固定資產帳面上確認了一批土地的價值,直至今日。雖然該規定早已失效,但是由于土地在入帳后,如果按照現行的會計制度進行調整的話,將涉及國有資本金處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因此,在未得到最終解決之前,也只能維持原狀,所以出現了企業會計制度的特別規定。隨著企業改制工作的進行,這一歷史遺留問題也將最終得以解決。

  對于其他企業,不涉及土地單獨估價計入固定資產問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也必須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計入無形資產中,不得計入固定資產。因此,一般企業對于此條不計提折舊的規定,可以不予關注。

  至于土地本身為何不能計提折舊的問題,原因在于土地不同于其他固定資產,其不存在損耗問題,因此無需計提折舊折耗。即使在土地私有制的國家內,作為固定資產的土地也是不計提折舊折耗的。還有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土地的價值是在不斷變化的企業關于土地的價值會在年終時調整賬面價值和公允價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以上就是關于固定資產為什么要提折舊的詳細介紹,更多與固定資產折舊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會計網,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