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責發生制貨物出售確認收入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權責發生制貨物出售確認收入,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權責發生制貨物出售確認收入

分期收款銷售商品可分為具有融資性的分期收款銷售商品和不具有融資性的分期收款銷售商品。一般來說,付款期限超過1年的是具有融資性的分期收款銷售商品。當然,付款期限不是判斷是否具有融資性的唯一標準。

不具有融資性的分期收款銷售商品會計處理很簡單,一般也不會產生稅會差異而需要進行納稅調整,因此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具有融資性的分期收款銷售商品。

具有融資性的分期收款銷售商品,在符合收入確認條件時,企業應當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金額。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通常應當按照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或商品現銷價格計算確定。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合同或協議期間內,按照應收款項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金額進行攤銷,計入當期損益(沖減財務費用)。其中,實際利率,是指具有類似信用等級的企業發行類似工具的現時利率,或者將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折現為商品現銷價格時的折現率等。在實務中,基于重要性要求,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按照應收款項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進行攤銷與采用直線法進行攤銷結果相差不大的,也可以采用直線法進行攤銷。

對于采用遞延方式分期收款、具有融資性質的銷售商品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企業應按應收合同或協議價款,借記“長期應收款”科目,按應收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折現值),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分期收款銷售商品的稅法規定及稅會差異分析

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的,按照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稅會差異分析采用遞延方式分期收款、具有融資性質的銷售商品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以商品公允價值為銷售收入(一次性確認),而合同約定收款金額和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未實現融資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在收款期限內按合理方法進行分攤,沖減財務費用。會計處理充分體現了權責發生制原則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稅務處理是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款按照約定的收款時間分期確認收入,而不是會計處理的一次性確認;同時,稅務處理也不分解為公允價值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稅務處理更多體現了“收付實現制”。當然,到了收款時間實際未收到也是需要確認收入的,也是稅收法定原則的體現。

從會計的角度來按照權責發生制來確認收入,但是稅法規定按照收付實現制來確認分期收款的收入的。由于兩者之間的確認時間有所不同,所以會有差異的。對于這個問題,企業會計應該要按照實收情況來定。有其他問題可以隨時來會計堂進行咨詢。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