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稅前利潤彌補虧損之后還有虧損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為什么稅前利潤彌補虧損之后還有虧損,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么稅前利潤彌補虧損之后還有虧損

首先要知道用稅前利潤彌補虧損是有5年的時間限制的。就是說5年之內的虧損是可以用稅前利潤彌補的,而"稅前利潤彌補虧損之后仍存在的虧損"說的就是超過5年后仍存在的虧損,這時就不能以稅前利潤彌補了,應當以稅后利潤彌補。

舉例:甲有限責任公司于2003年設立,由于經營不善,當年虧損100萬元,該公司2004年~2008年的稅前利潤分別為:20萬元、10萬元、15萬元、25萬元、22萬元;也就是說到2008年還有未彌補完的虧損是8萬元(100-20-10-15-25-22)。到2009年的時候,這8萬元是不能用稅前利潤彌補的,即若2009年實現盈利10萬元,則這10萬元首先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剩下的才可以彌補這8萬元的虧損,因為到2009年是第6年了,第6年彌補2003年仍然存在的虧損的,只能用稅后利潤彌補。這個舉例中的8萬元就是稅前利潤彌補虧損之后仍存在的虧損。

一、企業彌補虧損的方式

企業彌補虧損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1。企業發生虧損,可以用次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次年度利潤不足彌補的,可以在5年內延續彌補。

2.企業發生的虧損,5年內的稅前利潤不足彌補時,用稅后利潤彌補。

3.企業發生的虧損,可以用盈余公積彌補。

以稅前利潤或稅后利潤彌補虧損,均不需要進行專門的賬務處理,只要將企業實現的利潤自"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貸方,其貸方發生額與"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借方余額自然抵補;所不同的是以稅前利潤進行彌補虧損的情況下,其彌補的數額可以抵減企業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而用稅后利潤進行彌補虧損的數額,則不能在企業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抵減。但如果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則需作賬務處理,借記"盈余公積"科目,貸記"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科目。

二、彌補虧損的會計處理

企業按照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如果當年賬面利潤為負數,即為會計上講的"虧損"。與實現利潤的情況相同,企業應將本年發生的虧損自"本年利潤"科目,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結轉后"利潤分配"科目的借方余額,即為未彌補虧損的數額。然后通過"利潤分配"科目核算有關虧損的彌補情況。

企業發生的虧損可以用次年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在用次年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情況下,企業當年實現的利潤自"本年利潤"科目,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即: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這樣將本年實現的利潤結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貸方,其貸方發生額與"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的借方余額自然抵補。因此,以當年實現凈利潤彌補以前年度結轉的未彌補虧損時,不需要進行專門的賬務處理。

由于未彌補虧損形成的時間長短不同等原因,以前年度未彌補虧損,有的可以以當年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有的則須用稅后利潤彌補。無論是以稅前利潤還是稅后利潤彌補虧損,其會計處理方法相同,無需專門作會計分錄。但如果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則需作賬務處理,借記"盈余公積"科目,貸記"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科目。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