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收益對應的所得稅怎么寫分錄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遞延收益對應的所得稅怎么寫分錄,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遞延收益對應的所得稅怎么寫分錄

答:企業在進行遞延收益處理的時候,應特別注意與此相關的所得稅問題。根據《關于企業補貼收入征稅等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5]081號)第一條:

企業取得國家財政性補貼和其他補貼收入,除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計入損益者外,應一律并入實際收到該補貼收入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根據該規定,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核算要求,企業在以后期間收到政府補助金額。

一、企業在確認相關資產、負債時,根據所得稅準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二、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所得稅準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大于本科目余額的,借記本科目,貸記"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科目;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小于本科目余額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資產負債表日,預計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所得稅--當期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

遞延收益與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關系

答:兩者的內在聯系:

對于遞延所得稅就是因為此時確認了遞延收益,是會計上確認的而對于稅法是不認可遞延收益的,所以說在初始確認的時候其遞延收益的賬面價值就是確認的金額,而計稅基礎是零,所以說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同時以后每一期分攤遞延收益就是逐漸的轉回其賬面價值,那么就是賬面價值逐漸的接近了計稅基礎,所以說后期確認遞延收益轉入到損益的時候也要相應的將其原來的對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予以轉回。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就是遞延到以后繳納的稅款,遞延所得稅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 是根據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及適用稅率計算、影響(減少)未來期間應交所得稅的金額。

遞延收益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政府補助準則確認的應在以后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即遞延收益屬于未來的收益,在故本期屬于負債。

在上文中,小編不僅分析了遞延收益對應的所得稅怎么寫分錄,還簡析了遞延收益與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關系,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這些知識都是需要我們實際工作中不斷學習積累的,希望大家都能夠學以致用。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