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法和成本法的區別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權益法和成本法的區別,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權益法和成本法的區別

區別一:適用范圍

成本法是兩頭,權益法是中間。

權益法:適用情況是對合營、聯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

成本法:適用情況是對能夠實施控制的企業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二是對"四無"企業,"四無"企業,即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公允價值 不能可靠計量。這種情況一般是買了少量的非上市公司股份,占20%以下,這些股份是非流通的, 在公開市場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而公允價值可以可靠計量的,則要依照交易性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準則來處理。比如:一個企業在二級市場上買了點股票,當然不能按長期股權投資來處理了。

區別二:對投資收益的處理

成本法你可以簡單理解成是收付實現制,不管其是盈利還是虧損,被投資企業宣告發股利的時候才確認投資收益。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除非增加或減少了投資,不然一般不會調整。 權益法對應地可以理解成是權責發生制,只要被投資企業年終有了利潤,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額按比例確認投資收益,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當然如果和聯營、合營企業有內部交易的話還要抵消。

成本法會計處理

被投資單位宣告或派發股利時

宣告時:

借:應收股利

貨:投資收益

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貨:應收股利

權益法會計處理

被投資單位實現利潤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損益調整

貨:投資收益

收到分紅時:

借:銀行存款

貨:長期股權投資一損益調整

被投資單位分紅時,資金從公司流向了股東,即被投資公司的凈資產減少,而權益法的本質是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要反映企業在被投資企業享有份額的價值,被投資企業凈資產減少,那企業享有的份額的價值相應地也減少,所以這里又要貸記一筆損益調整。)

合并報表的時候,一般來說都是以成本法為基礎,因為要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的一般都是能夠實施控制的,這種情況下都是成本法。

權益法和成本法的區別一文小編今天就講述到這里,相信大家通過權益法和成本法的區別以及權益法和成本法的會計處理這兩個內容的學習已經對這個知識點有了清晰的認識,如果還有相關的會計知識要了解都可以查看我們資訊欄目。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