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工資和薪金還有哪些收入要交個稅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除了工資和薪金還有哪些收入要交個稅,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除了工資和薪金還有哪些收入要交個稅?

1。 工資、薪金所得: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2.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手工業、建筑業、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3.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 勞務報酬所得: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5. 稿酬所得: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6.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7.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 財產租賃所得:個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9. 財產轉讓所得: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10. 偶然所得: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11。 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工資多少要交個稅

工資只要滿了5000.

二、辭退員工補償個稅是怎么計算的

《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第一條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法規,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第二條規定,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法規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第一條規定,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第二條規定,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法規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第三條規定,按照上述方法計算的個人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單位在支付時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

根據上述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法規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由企業支付時一次性代扣并按規定代繳。

除了工資和薪金還有哪些收入要交個稅?上文介紹了有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包括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等等,大家根據情況看自己是否需要繳稅,千萬不要逃稅了哦,不然會有懲罰的,更多財稅內容,敬請關注數豆子的更新!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