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額征稅是什么意思?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差額征稅是什么意思?差額征收是指營業稅項目,有營業稅差額征稅和增值稅差額征稅兩種。
  營業稅差額征稅是指納稅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營業稅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時,以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減去規定可扣除的支付款項后的余額為計稅營業額。
  增值稅差額征稅指納稅人采用購進扣稅法計算應納增值稅。即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正數交稅,零或負數不交稅。
  現在大家應該搞懂差額征稅的意思了吧,我們再來看幾個相關問題。
  1 減按征稅是什么意思?
  納稅人在特殊的納稅事項中,經常遇到這樣一個概念:某某行為,可采用簡易計稅方式,適用3%(或者5%)的征收率,減按2%(或者1.5%)繳納增值稅。減按征收,不是征收率,而是一種稅收優惠。目前基本有兩種情況:1、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不含不動產),按3%的征收率,減按2%征收增值稅。2、自然人出租住房,適用5%的征收率,減按1.5%征收增值稅。這兩種情況,適用的征收率和減按征收的比率之間的差額,就是國家給與的優惠。
  2 綜合征稅是什么意思?
  綜合征稅制,是指對納稅人全年的各項所得加以匯總,就其總額進行征稅。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
  綜合制的應稅范圍廣泛,被認為是最有利于保證財政收入的“對人稅”,能體現納稅人的實際納稅能力,符合量能課稅原則或支付能力原則,可以充分發揮所得稅公平收入分配的職能。
  3 征稅對象是什么意思?
  征稅對象又叫課稅對象、征稅客體,在實際工作中也籠統地稱之為征稅范圍,它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中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即對什么征稅。征稅對象包括物或行為,不同的征稅對象是區別不同 稅種的主要標志。
  征稅對象是稅法最基本的要素,因為它體現著征稅的最基本界限,決定著某一種稅的基本征稅范圍。同時,征稅對象也決定了各個不同稅種的名稱。如消費稅、土地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這些稅種因征稅對象不同、性質不同,稅名也就不同。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