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人員如何審核采購與銷售合同?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財務人員如何審核采購與銷售合同?公司簽訂采購合同、銷售合同時往往需要財務人員審核,合同信息那么多,從頭看到尾工作量太大了。一般情況下合同已有法務人員把關了,財務人員需要審核什么呢?
  如果公司規定采購合同、銷售合同要有財務審核環節,這是個好現象,說明了公司對財務工作的重視。財務審核屬于專業性審核,無需面面俱到,主要應就財務管控的范疇著眼。
  針對采購合同,財務人員審核的關注點主要是:
  1、合同審批流程是否完整,有無越權審批的現象;
  2、采購額度是否在預算內,公司是否有足夠資金付貨款;
  3、乙方的銀行賬戶信息是否完整,付款的時限如何約定;簽訂合同時一般會約定付款方式,慣例是簽訂合同后付首款,產品交付后付第二期款,質保期過后付尾款。首款比例如何確定呢?這要看合同標的是什么。需生產制造的,首款比例會高一些,以蓋住對方材料成本為宜。服務類或軟件類標的,首付款不超過10%為好。這只是理論參考,議價最終取決于雙方的江湖地位。4有無驗收不合格時的退賠約定;5有無約定開票時限,有無約定發票類型,開票信息是否完整,采購合同應盡量索取增值稅專票。
  針對銷售合同,財務人員審核的關注點主要是:
  1、合同簽署是否符合公司的流程制度,如合同的簽批流程是否到位;
  2、預估銷售合同的利潤,對合同的盈利情況簽署意見;
  3、能否在合同簽訂階段進行稅收籌劃。如選擇恰當的簽約主體,對于多法人實體運營的集團,選擇低稅負主體與客戶簽約,綜合考慮流轉稅率與所得稅負擔;將合同額分拆,把商品銷售與服務銷售分開,讓銷售額分別適用不同的流轉稅率,盡量多簽低稅率的銷售部分;把回款與開票、確認收入分開,讓納稅義務后延。
  4、對風險進行把關,有無交付風險,評價客戶的信用等級,有無壞賬風險;
  5、審核收款方式、收款時點是否對公司有利,收款的銀行賬戶信息是否完整;
  6、 審查發票開具的時間及發票類型,開票信息是否完整。發票要在收款后再開具。如果買方拿到發票了,卻賴賬,說已付過款了,而賣方沒有證據證明未收到款,那就要吃啞巴虧了。先開票,后收款,也并非不可以行,但要做一定的預防。譬如,在合同中明確開票與付款無關,并約定付款方式;在交付發票時讓買方背注尚未付款;讓買方開具收到發票回執,注明尚未付款。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做如下總結,財務人員審核購銷合同主要關注流程合規性、資金風險、稅務風險等方面。合同審核是公司內控管理的一個方面,這項工作要做到位需要與一系列的配套管理措施結合,如付款審核要與預算管理結合,簽約主體審核要與供應商選擇與客戶信用等級評價結合。
  財務人員審核合同的目的自然是降低執行合同的風險,合同的風險可能在多個層面都存在,財務審核不能替代法務審核。如果合同評審沒有法務把關,財務審核的責任更為重大,還需關注合同的合法合規性。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