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會計分錄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會計分錄,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會計分錄

答:一、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是一種"市場"理念。采用"購買法"以公允價值核算。所支付的代價以公允價值核算,所獲得的股權價值(即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也以公允價值核算。既然兩項都以公允價值核算,則"付出"與"獲得"沒有差額,否則即為不公允。

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司

貸:銀行存款等

備注:

1、所支付的不一定是銀行存款,也有可能是固定資產、存貨、應收賬款等資產。若為固定資產則需確認固定資產處置損益,若為存貨則確認收入與納稅。

2、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由于采用"公允價值"(市場價值)入賬,則它的金額與享有被投資方的所有者權益份兒的賬面價值并非一致,比如化1000萬購買對方80%股權,但是對方賬面所有者權益的80%只有800萬。那么在編制公司合并報表的時候就要確認商譽。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所謂吸收合并,就是合并后對方消失了,只存在一個主體了。凡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都采用公允價值核算。

賬務處理上就是

"借:對方所有資產,

貸:對方所有負債",

把對方(被購買方)的所有資產和負債變成自己的資產和負債。但是,該資產和負債的入賬價值必須以公允價值重新計算入賬。差額就是"商譽"。

借:****資產 800(公允價值)

商譽 200

貸:*****負債 600(公允價值)

銀行存款 400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是怎么回事

企業合并可以分為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與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而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實質上是同一集團下企業財產與資源的重新分配。所以嚴格意義上的企業合并應該指的是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中,購買方應當按照確定的企業合并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企業合并成本包括購買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計量之和。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是指參與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交易合并,即排除判斷屬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的情況以外的其他的企業合并。

以上內容詳細介紹了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會計分錄怎么做,也介紹了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是怎么回事。如果你是一名會計人員,面對著這樣的問題,最好是能夠讀懂本文的內容,如果實在是讀不懂,那么可以咨詢一下數豆子在線老師。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