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股權結構看一個公司是否值得投資?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一個公司是否值得投資,是否值得信賴,可以看看它的股權結構。理想的股權結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股權架構要簡單清晰
  先給大家講一個股權不簡單、不清晰的例子。
  某公司由國企改制而成,改制前曾做過員工持股。近年來公司發展良好,董事會有意掛牌新三板。據統計,這家公司的股東共有296人。股東數超過200是新三板的紅線。能不能想辦法減少股東呢?有個辦法,成立一家持股公司,把小股東轉到持股公司去。結果一談,小股東都不同意。人家的說辭很簡單,為什么是我進股權池而你不進?
  股權結構凌亂到影響公司的發展戰略,這無疑是一種悲哀。最終這家公司放棄了掛牌新三板的計劃。
  2、股東之間要相互信任
  股東之間應該有基本的信任,相互包容,如果互相猜忌、互相提防、互相拆臺,這個公司往往沒法正常經營。如果真碰到這樣的情況,最好的辦法是有一方主動退出。
  3、股東資源能夠互補
  站在公司的角度,如果有的投東能夠在市場上面扶持,有的股東能夠在資金上面幫助,有的股東能夠在管理上面推動,有的股東能夠在研發上面引導,這樣的股東資源是最理想的。如果你打算創業,選擇合作伙伴不妨借鑒這個思路。
  4、大股東能控制公司
  隨著公司擴展,可能要不斷引進新的投資人。這時股權會被不斷稀釋,一個階段后將沒有人能處于絕對控股地位。但這不意味著公司不需要穩定的核心。無論股權如何稀釋,公司需要有向心力、有掌舵人。譬如,任正非僅持有華為1.4%的股份,但他始終是華為的靈魂人物。
  如果你打算創業,千萬記住,不要平均分配股權。核心人物一定要占絕大股,比如一個人占70%,另三四個人占30%。
  5、大股東只做一件事
  公司的大股東如果同時開幾個公司,股東間的信任會大打折扣。一方面,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同時做幾件事可能每件都力不從心,都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有一家知名投資機構對此就有一個原則,不投名片打折的人。另一方面,如果大股東的其他公司與之發生關聯交易,交易的公允性讓人生疑。大股東只做一件事,是一種態度,也是給自己的征信。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