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計減免其他收益是稅前還是稅后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加計減免其他收益是稅前還是稅后,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加計減免其他收益是稅前還是稅后

附加稅,按你實際交納的增值稅計提就可以,不需要多計提。

多計提的紅沖多計提就可以。

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是否繳納所得稅及會計處理

《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第七條 第(一)項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以下稱加計抵減政策)。本公告所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是指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以下稱四項服務)取得的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四項服務的具體范圍按照《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印發)執行。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財政性資金 行政事業性收費 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 )第一條規定,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于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后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對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并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準予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本條所稱財政性資金,是指企業取得的來源于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財政補助、補貼、貸款貼息,以及其他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包括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種稅收,但不包括企業按規定取得的出口退稅款。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第一條規定,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一)企業能夠提供規定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撥付文件;(二)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三)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

《關于印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2016]22號)會計科目及專欄設置第(一)條第五項規定,"減免稅款"專欄記錄一般納稅人按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準予減免的增值稅額。第(二)條規定"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核算一般納稅人月度終了從"應交增值稅"或"預交增值稅"明細科目轉入當月應交未交、多交或預繳的增值稅額,以及當月交納以前期間未交的增值稅額。

《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財會〔2017〕15號)第十一條規定,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經濟業務實質,計入其他收益或沖減相關成本費用。與企業日?;顒訜o關的政府補助,應當計入營業外收支。

財政部會計司發布《關于〈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適用〈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有關問題的解讀》中規定,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取得資產或接受勞務時,應當按照《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相關規定對增值稅相關業務進行會計處理;實際繳納增值稅時,按應納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等科目,按實際納稅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加計抵減的金額貸記"其他收益"科目。

綜上,根據財稅〔2008〕151號文件,財稅〔2011〕70號文件規定,你公司享受的加計抵減應屬于財政性資金,但不屬于國家投資、資金使用后要求歸還本金及規定專門用途的不征稅收入,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繳納企業所得稅。因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與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相關,你公司享受增值稅進項加計扣除的金額應按照財政部會計司文件解讀中的規定借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貸記"其他收益"處理。

加計減免其他收益是稅前還是稅后的問題就講完了,數豆子小編還為大家講解了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是否繳納所得稅及會計處理,增值稅加計抵減優惠屬于政府補助,但是并不符合不征稅收入的條件,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