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可以正確區分材料成本差異借貸方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如何可以正確區分材料成本差異借貸方,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問:如何可以正確區分材料成本差異借貸方?

答:大多教材舉例應用或一些研究者觀點一致認為外購材料計劃成本核算的流程如下:

①采購時,按實際成本借記“材料采購”科目:

借: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貸:銀行存款

②入庫時,按計劃成本借記 “原材料”科目,按計劃成本貸記“材料采購”科目: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計劃成本)

③結轉差異時,若是超支差異,借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若是節約差異,則做相反分錄。

其實上述會計處理,初學會計的學員很難一下子看明白,其實上述處理對“材料采購”科目的應用并不妥當。

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材料采購”科目,借方核算實際成本,貸方核算 計劃成本,還要在不同的方向核算差異額,這樣科目缺乏一致性,對初學者很難接受。

二是②、③分步驟做,需要轉一個大彎,先按計劃成本入庫,然后去比較“材料采購”借方的實際成本和貸方的計劃成本孰大孰小,形成超支差異或節約差異,再進行結轉,一不小心就寫反了??梢?,這樣做不僅麻煩,還容易出錯。

因此我認為,采購時,①②③合到一塊做,即入庫并形成差異,借記“原材料”(計劃成本),貸記“材料采購”(實際成本),借貸平衡差額記入“材料成本差異”,借方記超支差異,貸方記節約差異。這樣處理,“材料采購”只核算實際成本,入庫并結轉差異一步完成,操作簡單,容易理解,舉個例子幫助大家來理解一下。

例:甲公司購入A材料一批,專用發票上記載的貨款為30 000元,增值稅稅額5 100元,發票賬單已收到,計劃成本為32 000元,已驗收入庫,全部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

會計處理為:

①采購時:

借:材料采購30 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 100

貸:銀行存款35 100

②入庫并形成差異:

借:原材料32 000

貸:材料采購30 000

材料成本差異2 000。

若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就會形成超支差異,這種情況下材料成本差異就要跑到這個會計分錄的借方了。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差為正數,表示實際大了,叫"超支差";差為負數,表示實際小了,叫"節約差"。在發出材料時,先結轉的是計劃成本, 然后再調整為實際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用于核算企業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借方登記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額(超支額), 貸方登記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額(節約額)以及已分配的差異額。(節約用紅字,超支用藍字)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登記超支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節約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原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原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