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破產重整有哪些涉稅風險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企業破產重整有哪些涉稅風險,每個企業都離不開會計,在企業里做會計,免不了遇到各種問題,下面一起來看看本文的問題如何解決。

企業破產重整有哪些涉稅風險?

《企業破產法》將破產重整制度作為與破產清算、破產和解并列的三大破產程序之一。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或者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一般情況下由債務人或者管理人向人民法院和債權人會議提交重整計劃草案,重整計劃草案包括債權分類、債權調整方案、債權受償方案等。破產重整與破產清算的最大區別是企業續存還是終止法人主體資格,如果某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選擇破產清算則從法律意義上意味著該企業法人資格的消失,重整則意味著該企業將繼續經營。

一些企業在破產重整時,對普通債權的清償大都是按部分比率清償,將普通債權在重整情形下與破產清算情況下的最高清償比例提高數倍甚至數十倍,以維護重整各方的利益。

從會計準則角度看,債務重組是指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書面協議或者法院裁定書,就其債務人的債務作出讓步的事項。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0號)中債務重組的規定是一致的。財稅[2009]60號文件中,企業債務重組一般性稅務處理的要求是,債務人應當按照支付的債務清償額低于債務計稅基礎的差額,來確認債務重組所得,債權人應當按照收到的債務清償額低于債權計稅基礎的差額,確認債務重組損失。

由于破產重整的特殊性,是否有特殊的稅收政策規定呢?對此,財稅[2009]60號文件規定,企業重組符合本通知第五條規定條件的,交易各方對其交易中的股權支付部分,可以按以下規定進行特殊性稅務處理:企業債務重組確認的應納稅所得額占該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50%以上,可以在5個納稅年度期間內,均勻計入各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企業發生債權轉股權業務,對債務清償和股權投資兩項業務暫不確認有關債務清償所得或損失,股權投資的計稅基礎以原債權的計稅基礎確定。企業的其他相關所得稅事項保持不變。顯然,破產重整可能享受的特殊性稅收政策,一是發生債權轉股權業務時,暫不確認所得或損失。二是要分五年確認應納稅所得額。而在破產重整方案中,普通債權企業只能按一定比率受償,未受償部分按《國家稅務總局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稅發[2009]88號)中有關壞賬損失稅前扣除的要求,按稅法中所得與損失確認相對應的原則,在債權人由于破產重整放棄債務部分作為損失沖減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的同時,債務人必定有破產重整被免除的債務是無償取得的收益,應相應地確認應納稅所得額。

破產重整的目的是要救活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免除部分債權,讓快要破產的企業重獲生機。因此,在企業重整過程中,法院和"破產管理人"的重整方案是計劃如何盤活企業,而沒有考慮到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筆者認為,企業在執行破產重整計劃的同時,有效避免稅務風險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按照財稅[2009]60號文件中提到的特殊性稅務處理,即債權轉股權方式操作。債務不是部分免除而是轉為股權,債務人與債權人可以不確認所得或損失。

二是對擬破產重整企業進行企業整體拍賣清算。《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4號)中提到,同一重組業務的當事各方應采取一致性稅務處理原則,即統一采取一般性稅務處理或特殊性稅務處理。

企業破產重整有哪些涉稅風險?上文小編為大家介紹 這個內容是怎么處理的,關于這個內容大家一定要記得不要逃稅漏稅哦,更多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數豆子的更新!

以上就是關于企業破產重整有哪些涉稅風險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做賬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