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期初所得稅怎么計算公式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本年期初所得稅怎么計算公式,會計們日常工作中一定會遇到所得稅的各種問題,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熱門內容,一起來看下。

本年期初所得稅怎么計算公式?

所得稅費用=所得稅應稅收入*適用稅率

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經營利潤應交納的所得稅。“所得稅費用”,核算企業負擔的所得稅,是損益類科目;這一般不等于當期應交所得稅,因為可能存在“暫時性差異”。如果只有永久性差異,則等于當期應交所得稅。應對國家征稅政策,月度所得稅征繳采取月度匯算清繳的方法實現,即多退少補的政策。具體表現為:企業設立一個匯算清繳賬戶,并存入一定的金額,在核算出當期的所得稅時稅款通過匯算清繳賬戶結算,即使后期存在差異的情況下也會在下一個會計期間返還或者補全。

當期所得稅費用就是當期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所得稅稅率(25%),其中應納稅所得=稅前會計利潤(即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納稅調整增加額:稅法規定允許扣除項目中,企業已計入當期費用但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準的金額。如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職工福利費(職工工資及薪金的14%)、工會費(2%)、職工教育經費(2.5%)、業務招待費、公益性捐贈支出、廣告費、業務宣傳費。以及企業已計入當期損失但稅法規定不允許扣除項目的金額,如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

納稅調整減少額:稅法規定允許彌補的虧損和準予免稅的項目,如前五年內未彌補虧損和國債利息收入等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注: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即發生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負債)---(注: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即轉回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注: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即發生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資產)---(注: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即轉回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也可以嘗試用這種方法來計算或驗算上述方法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如果當期沒有發生稅率變化,則簡單至極,只需考慮永久性差異(即稅法根本不讓抵扣的稅會差異)的影響。

所得稅費用(包含當期和遞延)等于當期的(利潤總額對應的所得稅費用)加上(因所得稅率降低導致的期初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抵扣時少抵稅的損失)減去(因所得稅率上升導至的期初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抵扣時多抵稅的利益)減去(因所得稅率降低導至的期初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納稅時少納稅的利益)加上(因所得稅率上升導至的期初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在納稅時多納稅的損失)加上(其他永久性差異如罰款贊助支出對應的所得稅)。 其他那些本期發生了或者轉回了的什么東西暫時性差異都不管。

怎么算企業所得稅?

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25%或20%、15%)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應納稅所得額=年收入總額-準予扣除的項目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納稅準予扣除的項目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等,在確定納稅人的扣除項目時,還應注意企業在納稅年度內應計未計扣除項目,包括各類應計未計費用、應提未提折舊等,不得轉移以后年度補扣和納稅人的財務、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依照稅收規定予以調整,按稅收規定允許扣除的金額,準予扣除。

另外,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需要照顧和鼓勵的,經省政府批準,可以給予定期減稅或者免稅。企業要根據情況要求辦理。

本文中關于本年期初所得稅怎么計算公式會計堂小編已經介紹完畢了,如果你們還有其他的疑問,歡迎點擊數豆子的窗口咨詢專業的會計老師。

以上就是關于本年期初所得稅怎么計算公式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所得稅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