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做賬報稅的小技巧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以下就是關于會計做賬報稅小技巧等等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準備會計資料
  會計做的賬務資料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企業納稅的重要依據,所以不美觀多忙都盡量月末把本期的所有賬務工作完成,只有資料齊全了,保證了它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報稅才會更加便捷,會少走很多彎路。
  二、準備申報資料
  去報稅的話,肯定是需要準備申報資料的,而且還需要建立一個納稅申報明細表,可以自己設計,也可以在網上找模板,大致內容包括:納稅申報基數、稅率、申報所屬期和各項稅(費)種,以及應納稅額和申報情況記錄等。最好用 A4紙每月打印一張,基本每月大部分的內容是不變的。一般是各月份的銷售收入、進項稅額、工資發放額等的申報基數才有所變動。如果在申報當中發生比如稅收政策、納稅方法變化及其他異常情況時,均應記錄下來,可供以后在申報中引起注意。
  三、納稅申報
  納稅申報都是規定在次月十五日之前,需要登錄到國稅電子稅務局網站和地稅電子稅務局網站進行納稅申報。需要給大家強調的是,實際申報時間最號提前一點,一般中、小企業最好在十日之前做完。因為若是有錯誤,還可以計時補救。打開的電子稅務局網頁,登錄進企業申報頁面。再點擊申報納稅菜單,就會出現當月需要填寫的各項申報表,再點擊進去進行實際具體的申報操作。填入相關基數,系統根據規定稅率自動生成納稅額。填寫完后,需要對數據進行仔細核對,再提交。如果有本期該項目沒有數據時,直接用“0”代替即可。
  四、申報之后的工作
  納稅申報過后,如果需要交納稅款,就需要在銀行賬戶存夠資金,以便系統發起扣款??劭钪螅梢灾苯釉诓藛沃写蛴】鄱悜{證,或是去辦稅大廳打印也可以。至此,報稅工作就全部結束。
  五、資料一
  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納稅部門是根據企業年度應稅銷售額的大小來區分的,兩這類納稅人在稅款計算上,或是在發票使用方面的規定都有一點的差異,從稅種上來看,這就是國稅部門對增值稅的征收方式。而地(國)稅對企業所得稅征收方式,主要就分為查賬征收和核率征收。增值稅和所得稅在納稅方面都存在不同,增值稅要求要嚴格很多,也要復雜很多,而所得稅就顯得單一而簡單。
  六、資料二
  從申報所屬期上來看,分為月份申報、季度申報和年度申報三種。月份申報主要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和增值稅申報,相對來說,要簡單一些,若是按季度,月份就無需申報,年度申報就相對更全面和復雜一些,除填寫各種稅(費)申報表外,還需提交財務報表。
  
  會計往來賬對賬技巧
  會計中的往來賬就是公司與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貿易往來,記錄公司應付供應商多少款,應收客戶多少款的賬目。財務人員掌握對賬技巧,便可以提高對賬工作的效率。
  技巧一:往來賬自查在與對方單位核對余額之前,應將全部經濟業務入賬并結出余額,然后進行往來賬自查
  1.審查往來賬余額的大小及方向,看是否有不正常的余額和方向,如出現異常情況,應重點審查相應的明細賬。
  2.審查明細賬時,應當逐筆瀏覽該賬戶借貸方有無不正常的發生額,有無異常摘要。如果存在異常的發生額或著摘要等,應審查相應的記賬憑證及原始憑證,以確定往來賬無錯記金額等錯誤發生。
  3.逐筆審查期初至期末業務的記賬憑證及原始憑證,并記錄日期、金額、發票編號等,以備在與對方單位對賬時使用。
  技巧二:余額核對
  在往來賬自查無誤的基礎上,與對方單位進行余額核對。如果雙方余額一致,則表明雙方的業務記錄無誤。如果雙方余額不一致,則要計算兩者差額,并對差額的方向和大小進行分析:查看是否有與差額相同金額的業務發生;判斷是否存在未達賬項,是否需編制“余額調節表”進行調節;查看是否有與差額的二分之一相同金額的業務發生,判斷是否賬戶方向記錯業務。
  雙方期末余額不一致時,還可分段核對余額,也就是按月度或者季度核對余額。如果期中某一時點的余額一致,則可以判斷該時點之前的業務記錄無誤,只需核對該時點之后的賬目。
  技巧三:發生額核對造成雙方余額不一致的原因有很多,如果通過分析差額無法確定雙方余額不一致的原因時節,則需進行發生額核對
  核對發生額,有以下兩種方法:
  1.核對雙方的業務發生額,可不按時間順序逐筆核對,而是分別核對借方發生額或者貸方發生額。
  2.核對單位往來賬中的借方發生額或者貸方發生額,找出借方發生額或者貸方發生額對應的業務。若此類業務對余額不產生影響,則問題可能存在與沒有借貸對應關系的業務中。如此可縮小詳細核對的范圍,從而減少對賬工作量。
  在現今的會計處理中,往來賬是最為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賬務處理體系之一,會計初學者需要注意的是,往來賬的賬面調整必須有銀行(包括內行)的單據作為依據,不得隨便調整。
  
  財務會計核算的方法
  財務會計核算也稱會計反映,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對會計主體的資金運動進行的反映。它主要是指對會計主體已經發生或已經完成的經濟活動進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會計工作中記賬、算賬、報賬的總稱。合理地組織財務會計核算形式是做好會計工作的一個重要條件,對于保證會計工作質量,提高會計工作效率,正確、及時地編制會計報表,滿足相關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1、設置賬戶。設置賬戶是對財務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和監督的一種專門方法。由于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是復雜多樣的,要對其進行系統地核算和經常性監督,就必須對經濟業務進行科學的分類,以便分門別類地、連續地記錄,據以取得多種不同性質、符合經營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標。
  2、復式記賬。復式記賬是指對所發生的每項經濟業務,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登記的一種記賬方法。采用復式記賬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筆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而且可以防止差錯和便于檢查賬簿記錄的正確性和完整性,是一種比較科學的記賬方法。
  3、填制和審核憑證。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作為記賬依據的書面證明。正確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是核算和監督經濟活動財務收支的基礎,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前提。
  4、登記會計賬簿。登記會計賬簿簡稱記賬,是以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為依據在賬簿中分類,連續地、完整地記錄各項經濟件業務,以便為經濟管理提供完整、系統的記錄各項經濟業務,以便為經濟管理提供完整、系統的財務會計核算資料。賬簿記錄是重要的會計資料,是進行會計分析、會計檢查的重要依據。
  5、成本計算。成本計算是按照一定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以便確定各該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專門方法。產品成本是綜合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一項重要指標。正確地進行成本計算,可以考核生產經營過程的費用支出水平,同時又是確定企業盈虧和制定產品價格的基礎。并為企業進行經營決策,提供重要數據。
  6、財產清查。財產清查是指通過盤點實物,核對賬目,以查明各項財產物資實有數額的一種專門方法。通過財產清查,可以提高會計記錄的正確性,保證賬實相符。同時,還可以查明各項財產物資的保管和使用情況以及各種結算款項的執行情況,以便對積壓或損毀的物資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項,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清理和加強對財產物資的管理。
  7、編制會計報表。編制會計報表是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總括地反映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和結果的一種專門方法。會計報表主要以賬簿中的記錄為依據,經過一定形式的加工整理而產生一套完整的核算指標,用來考核、分析財務計劃和預算執行情況以及編制下期財務和預算的重要依據。
  
  會計做外賬的小技巧
  1、成本費用互化
  操作方法:將屬于成本項目的支出賬務處理變為費用,以達到當期稅前扣除的目的,或將屬于費用項目的支出成本化以達到控制稅前扣除比例及夸大當期利潤的目的。
  原因:因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費用組成,而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和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容易混淆,另外,直接材料中包含的運費及人工搬運等費用也與管理費用較容易整合。
  2、費用資本(產)互化
  操作方法:將屬于費用項目的賬務處理變為資產,從折舊中遞延稅前扣除?;驅儆谫Y產類科目的支出直接確認為費用,當期稅前扣除。
  原因:部分資產價值本身就包含費用,故可將其他費用整合進入資產價值,反之亦然。另資產修理,借款費用等本身確認邊界比較容易被人工虛擬,進行操縱。
  3、費用名目轉化
  操作方法:將部分稅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費用超額部分轉變為其他限制較寬松的或沒限制的費用名目入賬,以達到全額稅前扣除的目的或減少相關稅費等目的。
  原因:費用確認以發票為依據,發票容易虛擬。
  4、費用預提/遞延/選擇性分攤
  操作方法:為控制當期稅前利潤大小,預提費用,以推遲納稅?;驗槠渌康?如股權轉讓價,當期業績)夸大當期利潤選擇遞延確認。另有選擇性地將費用分攤,如在各費用支出項目上分攤比例進行調節,控制因該項目造成的稅費(如調節土地增值稅)。
  原因:同第3點。
  5、成本名目轉化
  操作方法:將屬于本期可結轉成本的項目轉變為其他不能結轉成本的項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
  操作方法:將本期結轉成本時多結轉,或本期少結轉,下期補齊,或選擇成本分攤方法達到上述2個目的。原因:成本結轉規定較模糊。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