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按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固定資產按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關于固定資產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

固定資產按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

(一)歷史成本計量為主

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是指確定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以下簡稱“新準則”)明確規定: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由此可知,在對固定資產進行初始計量時,所采用的基本計量屬性為歷史成本。

 在會計實務中,由于固定資產的取得方式多種多樣,不同取得方式下成本計量的具體標準、包含的內容構成會有所不同。如對于外購所取得的固定資產,其成本包括買價、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對于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其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包括工程用物資成本、人工成本、交納的相關稅費、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以及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

(二)其他計量屬性為輔

 在新準則頒布后,固定資產初始計量在采用以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為主的基礎上,也涉及其他計量屬性運用的情況。具體如下:

 現值計量的運用。其一,具有融資性質的購入固定資產。在購買固定資產時,如果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此時固定資產的成本不能以購買價款確定,而是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固定資產購買價款的現值,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選擇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后的金額加以確定。其二,存在棄置義務的固定資產。對于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確定其初始入賬成本時,還應考慮棄置費用。棄置費用通常是指根據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國際公約等規定,企業承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等義務所確定的支出,如:核電站設施等的棄置和恢復環境義務。棄置費用的金額與其現值相比,通常相差較大,需要考慮貨幣時間價值,按照現值計算確定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

公允價值計量的運用。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可能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資產。如果這些資產均符合固定資產的定義,并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則應將各項資產單獨確認為固定資產,并按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即在對固定資產的總成本進行分攤時,需要以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分配標準。此時,運用了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

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都有哪些內容?

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固定資產的成本,是指企業購建某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這些支出包括直接發生的價款、運雜費、包裝費和安裝成本等,也包括間接發生的,如應承擔的借款利息、外幣借款折算差額以及應分攤的其他間接費用。

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因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中去的那部分價值的一種補償方式,叫做折舊,折舊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舊法、年限總和法等;固定資產在物質形式上進行替換,在價值形式上進行補償,就是更新;此外,還有固定資產的維持和修理等。

本文的內容就是針對固定資產按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的問題進行闡述的,如果你看完后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小編建議你可以來數豆子進行查詢,更多的會計知識都在數豆子網。

以上就是關于固定資產按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的詳細介紹,更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