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含義說明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使用財務報表的人,經常會碰到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這樣的名詞,它們是什么意思,在財務報表分析中又有什么意義?
 
  答:流動比率代表企業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綜合能力。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越低,則意味著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不強,但如果比率過高,說明企業可能不善舉債經營,經營者過于保守,將導致企業短期資金的利用效率較差。
 
  速動比率代表企業以速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綜合能力。速動比率通常以(流動資產一存貨)÷流動負債表示,速動資產是指從流動資產中扣除變現速度最慢的存貨等資產后,可以直接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那部分流動資產。但也有觀點認為,應以(流動資產一待攤費用一存貨一預付賬款)÷流動負債表示。這種觀點比較穩健。由于流動資產中,存貨變現能力較差;待攤費用是已經發生的支出,應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擔的分攤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各項費用,根本沒有變現能力;而預付賬款意義與存貨等同,因此,這三項不包括在速動資產之內。由此可見,速動比率比流動比率更能表現一個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一般經驗認為:流動比率在2:1比較適當,而速動比率則為1:1。
 
  這兩項指標都是從靜態分析的角度反映了企業短期的償債能力。對于企業經營者來說,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企業只有具備足夠的流動資產來償還債務,才能夠保證債權人的資金安全,使企業的信貸管理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企業的投資者則可以通過這些指標來識別企業財務狀況的好壞,進一步判斷企業在市場中具有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當然,在使用該指標時還要注意,速動比率和流動比率只是反映企業某一時點的狀態,孤立地分析靜態指標,會片面理解企業財務狀況,影響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正確評價。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同時還應結合其它相關因素綜合分析,如非籌資性現金流入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利息支付倍數等。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