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準則下存貨跌價準備實務處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新準則下存貨跌價準備實務處理,關于存貨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

1。存貨的確認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顒又谐钟幸詡涑鍪鄣漠a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貨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存貨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2。存貨的計量

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存貨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企業應當根據制造費用的性質,合理地選擇制造費用分配方法。

在同一生產過程中,同時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并且每種產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區分的,其加工成本應當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存貨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下列費用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不計入存貨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

(2)倉儲費用(不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費用)。

(3)不能歸屬于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的其他支出。

應計入存貨成本的借款費用,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處理。

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企業提供勞務的,所發生的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的間接費用,計入存貨成本。

企業應當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對于性質和用途相似的存貨,應當采用相同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對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勞務的成本,通常采用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對于已售存貨,應當將其成本結轉為當期損益,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也應當予以結轉。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日?;顒又校尕浀墓烙嬍蹆r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

企業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取得的確鑿證據為基礎,并且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等因素。

為生產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的,該材料仍然應當按照成本計量;材料價格的下降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該材料應當按照可變現凈值計量。

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凈值應當以合同價格為基礎計算。

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多于銷售合同訂購數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一般銷售價格為基礎計算。

企業通常應當按照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與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系列相關、具有相同或類似最終用途或目的,且難以與其他項目分開計量的存貨,可以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應當采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對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進行攤銷,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存貨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存貨的賬面價值是存貨成本扣減累計跌價準備后的金額。存貨盤虧造成的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3。存貨的披露

企業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存貨有關的下列信息:

(1)各類存貨的期初和期末賬面價值。

(2)確定發出存貨成本所采用的方法。

(3)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依據,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方法,當期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當期轉回的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以及計提和轉回的有關情況。

(4)用于擔保的存貨賬面價值。

4。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1)可變現凈值的特征??勺儸F凈值的特征表現為存貨的預計未來凈現金流量,而不是存貨的售價或合同價。

企業預計的銷售存貨現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存貨在銷售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以及為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還可能發生的加工成本等相關支出,構成現金流入的抵減項目。企業預計的銷售存貨現金流量,扣除這些抵減項目后,才能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2)以確鑿證據為基礎計算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鑿證據,是指對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有直接影響的客觀證明,如產成品或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與產成品或商品相同或類似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銷貨方提供的有關資料和生產成 本資料等。

(3)不同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①產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貨, 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當以該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凈值。

②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當以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凈值。

③資產負債表日,同一項存貨中一部分有合同價格約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價格的,應當分別確定其可變現凈值,并與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分別確定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或轉回的金額。

5。存貨跌價準備的核算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日?;顒又?,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

企業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取得的確鑿證據為基礎,并且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等因素。

為生產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的,該材料仍然應當按照成本計量;材料價格的下降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該材料應當按照可變現凈值計量。

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凈值應當以合同價格為基礎計算。

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多于銷售合同訂購數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一般銷售價格為基礎計算。

企業存貨的跌價準備,通過“存貨跌價準備”科目進行核算。本科目可按存貨項目或類別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存貨跌價準備。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發生減值的,按存貨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差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

已計提跌價準備的存貨價值以后又得以恢復,應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發出存貨結轉存貨跌價準備的,借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生產成本”等科目。

「例」某企業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對期末存貨進行計價。假設2007年年末某材料的賬面成本為100 000元,由于市場價格下跌,預計可變現凈值為80 000元,由此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20 000元,應做賬務處理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20 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             20 000

2008年3月31日,該材料的賬面金額為100 000元,由于市場價格有所上升,使得材料的預計可變現凈值為95 000元,由于市場價格有所上升,該材料的可變現凈值有所恢復,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5 000元(95 000-100 000),則當期應沖減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5 000元(5 000-20 000),因此,應轉回存貨跌價準備為15 000元,賬務處理為:

借:存貨跌價準備                 15 000

貸:資產減值損失               15 000

2008年4月15日,企業將該材料全部用于生產A產品,結轉存貨跌價準備時,則賬務處理為:

借:生產成本——A產品    100 000

貸:原材料              100 000

借:存貨跌價準備            5 000

貸:生產成本——A產品     5 000

如果企業沒有領用該材料,到2008年6月末,該材料的賬面金額為100 000元,由于市場價格進一步上升,預計可變現凈值為111 000元。此時,該材料的可變現凈值有所恢復,應沖減存貨跌價準備為11 000元(100 000-111 000),但是對該材料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5 000元,因此,當期應轉回的存貨跌價準備為5 000元而不是11 000元(即以將該材料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余額沖減至零為限),做賬務處理為:

借:存貨跌價準備                    5 000

貸:資產減值損失                  5 000

以上就是關于新準則下存貨跌價準備實務處理的詳細介紹,更多與存貨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