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處置凈損失計入什么科目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固定資產處置凈損失計入什么科目,關于固定資產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

固定資產處置凈損失計入什么科目

根據《企業財產損失所得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3號)第六條"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因銷售、轉讓、變賣資產發生的財產損失,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以及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發生的財產損失,應在有關財產損失實際發生當期申報扣除",第四條"企業的各項財產損失,應在損失發生當年申報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非因計算錯誤或其他客觀原因,企業未及時申報的財產損失,逾期不得扣除。按本辦法規定須經有關稅務機關審批的,應按規定時間和程序及時申報"之規定,企業的財產損失可在所得稅前扣除。但對于依法應當經稅務機關審批的財產損失,則必須按規定向稅務機關申報批準后方可在稅前扣除,否則即不能在稅前扣除。但是,并非企業發生的所有財產損失,均必須經過稅務機關批準后才能在稅前稅前扣除。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3號文件第七條的明文規定,對應當經稅務機關審批才能在稅前扣除的財產損失情形作了明確的列舉式規定,除該條明確列舉之外的其他情形財產損失,均無須經稅務機關審批。而固定資產對外銷售產生的處置損失,不屬于前述條款明確列舉之應予審批的情況,故,該損失可以直接在所得稅前扣除而無須向稅務機關申報并獲批準。

當然,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3號文件第十五條"企業申報扣除各項資產損失時,均應提供能夠證明資產損失確屬已實際發生的合法證據,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具有法定資質的中介機構的經濟鑒證證明和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之規定,對于前述固定資產處置損失,企業應提供相關證據予以證明,否則,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3號文件第五十一條"稅務機關對企業自行申報扣除和經審批扣除的財產損失進行納稅檢查時,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對有關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對有確鑿證據證明由于不真實、不合法或不合理的證據或估計而造成的稅前扣除應依法進行納稅調整,并區分情況分清責任,按規定對納稅人和有關責任人依法進行處罰"之規定,企業將遭受相應的處理和處罰。

 

固定資產處置凈損失計入什么科目

企業在固定資產清查中盤虧的固定資產時,應按盤虧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按已提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值,貸記"固定資產"科目。報經批準處理后,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

固定資產處置凈損失納稅填報

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填報說明:

填報納稅人按照會計制度規定在營業外支出中核算的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數額。

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填報數據來源:

來源于納稅人"營業外支出"會計核算科目中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數額。

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填報注意事項:

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如果屬于經營管理活動中因銷售、轉讓、變賣固定資產發生的凈損失不需經稅務機關審批,可自行申報扣除;如果不屬于經營管理活動中因銷售、轉讓、變賣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凈損失,需經稅務機關審批后才能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以上就是關于固定資產處置凈損失計入什么科目的詳細介紹,更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