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培訓機構一建,環球網校是大品牌,從事一建輔導很多年了。
一級建造師《工程經濟》知識點講解:1Z13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1Z10 財務會計基礎
1Z13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會計核算的基本假設
財務會計主要以已完成或已發生的交易和事項作為加工對象,所產生的信息面向過去,以貨幣信息為主,其服務對象以企業外部使用者為主,而各企業的經營各不相同(比如有的企業產品單一,有的企業產品多樣;有的企業產品生產周期很長,有的企業的產品生產周期很短;等等),因此,為保證向外部提供信息的一致性、規范性、連續性,財務會計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一一包括確認、計量和報告等的程序和方法,除必須嚴格遵守一定的規范和依據,必須以統一的標準即公認的會計準則為依據確立外,還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假設條件的基礎之上,這些基本假設簡稱為會計假設。會計核算的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1.會計主體假設
會計主體又稱會計實體,強調的是會計為之服務的特定單位。這個組織實體從空間上界定了會計工作的具體核算范圍。
會計主體可以是一個特定的企業,也可以是一個企業的某一特定部分(如分廠、分公司、門市部等),也可以是由若干家企業通過控股關系組織起來的集團公司,甚至可以是一個具有經濟業務的特定非營利組織。所以會計主體與企業法人主體并不是完全對應的關系。
2.持續經營假設
持續經營假設假定企業將長期地以現時的形式和目標不斷經營下去,體現了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的曰的和愿望,該假設旨在解決企業的資產計價和費用分配等問題。即假定每一個企業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會面臨破產和清算,因而它所擁有的資產將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擔的債務也將在同樣的過程中被償還。若企業不能持續經營,就需要放棄這一假設,在清算假設下形成破產或重組的會計程序。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前提。
3.會計分期假設
會計分期又稱會計期間,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對象的時間界限。會計分期假設是指將企業連續不斷的經營活動分割為一個個連續的、間隔相等的若干較短時期,以及時提供會計信息,是正確計算收入、費用和損益的前提。
會計分期的目的是為了及時提供會計信息,滿足企業內部和外部決策的需要。而會計分期所強調的時間段落劃分會受到信息提供的成本,企業對會計信息的多層次多元化需求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會計年度可以是日歷年,也可以是營業年。我國通常以日歷年作為企業的會計年度,即以公歷1月1日至12月31日為一個會計年度。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如季度、月度。
4.貨幣計量假設
貨幣計量假設規定了會計的計量手段,指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其成果可以通過貨幣反映。貨幣計量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應主要采用貨幣為計量單位,記錄、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為了全面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會計核算客觀上需要一種統一的計量單位作為會計核算的計量尺度。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會計應當以貨幣計量。我國通常應選擇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所謂記賬本位幣,是指企業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中的貨幣。
以上就是關于無錫培訓機構一建的詳細介紹,更多與一級建造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2023一級建造師云私塾Pro,AI智能學習平臺,大數據動態預測通過率。72小時有效!
免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