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會計實操培訓嗎,很多考會計的小伙伴都在正保報名聽課。下面一起來看看會計知識。
個人稅務籌劃巧支招,避免繳納“冤枉稅”
當今社會,有很多高層白領的高收入是通宵達旦的努力工作換來的,面對工資單上高比例的稅收,難免覺得“肉痛”。誠然,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但在履行義務的同時,高層白領不妨通過稅務籌劃合理合法地有效避稅,避免繳納“冤枉稅”。
均衡法:削平收入起伏
高層白領切記,工資收入盡量不要起伏太大,盡量分攤到每個月平均拿。東日財稅集團稅務籌劃專家介紹,我國個人所得稅采用九級累進稅率,納稅人的應稅所得越多,其適用的*6邊際稅率也就越高,從而納稅人適用的平均稅率和實際交稅額都可能提高。他建議,在納稅人一定時期內收入總額既定的情況下,其分攤到各月的收入應盡量均衡,*4不要大起大落,如集中實施季度獎、半年獎、過節費等薪金,會增加納稅人納稅負擔。
某IT企業銷售經理楊先生,每月的工資收入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為固定工資,每月5000元,而另一部分為銷售提成,公司一般年底按比例提成。去年底楊先生應該拿20萬元的提成,公司財務人員告訴他,這筆提成要交納近4萬元的稅金。楊先生咨詢了東日財稅集團稅務籌劃專家后,要求公司把提成在今年按月發放,這樣就很巧妙地節了稅。
福利轉化法:降低名義收入
由于對職工福利和工資收入的稅務安排不同,善解人意的公司不妨在政策范圍內多發放福利(需注意目前飯補、房補等福利費已納入個稅范圍),通過福利工資來巧妙安排,從而幫助員工合理避稅。
在各檔稅率不變的條件下,可以通過減少自己收入的方式使得自己適用較低的稅率,同時計稅的基數也變小了。可行的做法是和單位達成協議,改變自己的工資薪金的支付方法,即由單位提供一些必要的福利,如企業提供住所、車輛保養使用費用等,這些是員工硬性支出,可在工資中將這些費用扣除。此外,企業還可以提供假期旅游津貼、員工福利設施等,以抵減個人的工資薪金收入。
對于納稅人來說,這只是改變了收入的形式,自己能夠享受到的收入的效用并沒有減少,而由于這種以福利抵減收入的方式相應地減少了其承擔的稅收負擔。這樣一來,納稅人就能享受到比原來更多的收入的效用。
東日財稅集團稅務籌劃專家說,“這里面可操作的空間比較大,主要還是看企業是否愿意為員工著想?!彼e例,像車輛開支,如果由公司承擔,則與自己承擔可以有40%左右的負擔差別。再如,年終獎和平時的工資收入盡量拿發票去報銷一部分?!爱斎?,這一定要事先和公司溝通好,看企業是否愿意?!毕嘭S軍說,“比如住房費用,如果企業承擔的話,企業的納稅負擔就會增加,除非企業有房產或者可以拿到租房的發票”。
程東今年38歲,某知名企業研發部經理,目前年收入30萬元(其中月基本工資1.5萬元,其他是獎金與分紅)。目前程東每年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達5萬元,占其全年總收入的1/6。后來,程東聽從建議,通過一系列合法手段節稅。首先,由公司承擔程東車輛的保養使用費用4萬元/年,采取報銷或公司直接購買的方式合法避稅,由公司直接結賬,而不是通過現金補貼(現金補貼仍需繳稅),相關費用從程東獎金中扣除。其次,由公司出資替程東購買具有現金價值的養老金,每年出資3.56萬元給程東購買養老金。通過購買年金保險,可以享受節稅的好處,因為這筆錢不買保險也要繳稅。
公積金法:盡量多繳
公積金能多繳就多繳。按照稅務部門的有關規定,公民每月所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從稅前扣除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將單位和個人住房公積金免稅比例確定為12%,即職工每月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只要在其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就可以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因此,高收入者可以充分利用公積金、補充公積金來免稅。
趙先生是一家地產公司的企劃經理,每月應發的工資加獎金一般都在1.5萬元左右,繳納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后約剩1.2萬元,每月要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元左右。這對他來說是一筆數額不小的“損失”。精明的趙先生直接找到公司老板,申請每月多繳一些住房公積金,這樣他就做到了合理避稅,因為公積金是不用交稅的,而且已經買了房的趙先生隨時可以提取公積金。
次數籌劃法:按月還是按次
這主要適用于勞務所得?,F在,不少白骨精在外兼職或者提供一定的勞務,獲得工資之外的勞務報酬。這部分收入也需要好好籌劃。
與工資薪金所得不同,勞務報酬所得征稅是以次數為標準的,而不是以月計算。所以,次數的確定對于交納多少所得稅款至關重要,這也是對于勞務報酬所得稅進行籌劃時首先考慮的一個因素。
勞務報酬以次數為標準,每次都要扣除一定的費用,在一個月內勞務報酬支付的次數越多,扣除的費用也就越多,其應交納的稅款就越少。所以,納稅人在提供勞務時,合理安排納稅時間內每月收取勞務報酬的數量,可以多次扣除法定的費用,減少每月的應納稅所得額,避免適用較高的稅率,使自己的凈收益增加。
投資避稅:活用優惠政策
除了盡可能合理安排工資收入外,還可以利用我國對個人投資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來合理避稅,主要可利用的投資工具有國債、教育儲蓄、保險產品與股票等。
國債不納稅被譽為“金邊債券”的國債,不僅是各種投資品中最安全的,也可免征利息稅。雖然由于加息的影響,債券收益的誘惑減弱,但對于偏好穩健的“白骨精”們來說,利用國債投資避稅值得考慮。
教育儲蓄巧免稅這主要是對于那些家有兒女,要供給“讀書郎”的家庭。相比普通的銀行儲蓄,教育儲蓄是國家為了鼓勵居民積累教育資金而設立的,其*5的特點就是免征利息稅。而教育儲蓄的實得收益比同檔次普通儲蓄高出20%。但教育儲蓄并非人人都可辦理,其對象僅僅針對在校學生。
買保險節流稅款我國稅法沒有規定保險收益也要扣稅。對于多數家庭來說,選擇合理的保險計劃,是個不錯的理財方法,既可得到所需的保障,又可合理避稅。
此外,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還有股票、基金買賣所得差價收益,按照現行稅收規定,均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當然也要注意其產品風險。
以上就是關于有會計實操培訓嗎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分享更多會計培訓相關內容。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