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會計學校比較好

發表于:2022-02-28 09:30:30 分類:會計實操培訓

哪個會計學校比較好,會計培訓多數是網課學習。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會計實操知識。

醫藥經銷行業存在的涉稅問題分析及對策(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各類醫藥公司和個體藥店蓬勃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群眾“買藥難,吃藥貴”的現象,同時隨著稅收征管力度的加大,醫藥經銷行業稅收逐漸成為一個新的稅收增長點。但從長期的稅收征管實踐看,該行業仍存在發票使用違規及利用各種手段偷逃稅款等一系列涉稅問題,亟待加以規范。本文擬結合工作實際,對該行業存在的涉稅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征管建議。

一、當前醫藥行業存在的涉稅問題

(一)行業的經營特性增加了稅收管理難度

1.分支機構較多,掛靠現象嚴重。各醫藥公司下屬分支機構較多,許多是個體醫藥代表掛靠在其名下,名為公司的分支機構,實際是自主經營、自行核算、自負盈虧。一些醫藥經銷企業通過辦理變更或注銷的手段,造成了稅源流失。業務員因自身沒有經營資質,為了經營掛靠醫藥公司,每月進項票在醫藥公司抵扣,銷項發票也在這些企業開具,每月上繳一定的管理費;或者購藥時不取得發票,銷售時利用以前掛靠的資質購買開具假發票,從而造成少繳稅款,這已經是行業里公開的“行業秘密”。而這些開具發票企業在“經營許可證”未注銷的情況下,僅通過了營業執照變更或注銷,搖身一變,導致稅源流失。一些醫藥經營者甚至干脆不辦理稅務登記,不申報納稅。

2.銷售價格之外,存在平銷返利行為。與大多數商品零售企業一樣,生產商或上級經銷商會在銷售額之外按銷售數量給予經營者一定比例的平銷返利,這部分返利就直接導致了稅款流失。廠家返利不記賬,造成少繳稅款。制藥企業為了讓經銷商銷售自己的產品,往往采用現金返利或贈送藥品、報銷費用等方式,對經銷公司進行獎勵,而經銷商在收到獎勵后,不記賬或只就其中一部分記賬,而大部分獎勵則直接存入自己的賬戶或將贈藥直接銷售出去不做賬務處理,從而造成少繳稅款。如在對醫藥行業的專項檢查中,發現有一家銷售額幾千萬元的醫藥公司,而賬面上卻無一分返利收入的記錄,經多方內查外調,終于發現廠家支付該公司的20多萬元返利的事實。

3.收款形式多樣化。醫藥行業零售以現金、醫保刷卡、POS機刷銀聯卡為主要收款形式(醫改實行以后,醫保卡成為又一種常見的收款形式之一)?,F金收入占大頭,醫??ù沃琍OS機刷卡及銀行轉賬占少數,各種收入形式存在不同特點,對于稅收管理來說難度都比較大,不利于控管。例如:在對某藥業有限公司的檢查中,在該單位業務部發現數本《不合格藥品退回及折讓清單》,經進一步核對,發現賬面上根本沒有沖減銷售,而只是在現金、銀行賬上做資金減少處理,以假退貨沖減銷售收入。

4.監管部門之間的監管職能不到位。對醫藥行業的監管涉及多個部門,如藥品監管部門是藥監局,行政管理部門是衛生局,稅款征收是國、地稅,雖然這些監管部門的職能沒有交叉,但在職能行使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重復或沖突。尤其是醫藥與衛生之間政策打架,各醫療機構征收營業稅不征收增值稅,作為增值稅鏈條的專用發票在這里毫無用武之地。

(二)醫藥行業企業偷逃稅款的手法多樣

1.不按規定設置賬簿,隱瞞銷售收入。醫藥生產、批發企業少記銷售收入,造成申報不實。醫藥零售行業納稅人多為私營企業和個體業戶,一定程度的存在著賬目混亂、賬目不健全、賬外經營,甚至不建賬、刻意隱瞞銷售收入、現金往來搞體外循環等現象,致使涉稅檢查工作難度較大。有些醫藥公司采用不開發票、收入不記賬或不全部記賬的方法,將收入直接坐支或存入個人賬戶;還有的公司采用票據結算時,不注明票據去向,存在套現的嫌疑。由于企業收入不實,造成其收入低、成本高、利潤少,從而達到偷逃稅款的目的。形成偷稅。

2.虛列或多列費用,對應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不調整。以批發為主的醫藥經銷企業為了銷售更多的藥品,對零售藥店或業務經銷人員按銷售額給予一定比例的業務費用,而這些費用在賬務上無法處理,因此,這些企業往往采用虛列或多列其他費用的方式來進行賬務處理,如通過虛開會議費、招待費、虛列人員工資等形式處理業務費用,還有一些醫藥企業對應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不調整,影響企業所得稅。

3.不按規定使用發票,少繳稅款。由于消費者索取發票意識不強,藥店在銷售時不主動開具發票,導致藥店有機會不按規定入賬,少記收入;零售藥店從上級經銷商手中購進藥品時,不索取發票,僅以發貨單、提貨單等代替發票,使一二級經銷商有機會任意調整銷售收入,少繳稅款。即使銷往各公立醫療機構的藥品,由于醫療機構不繳納增值稅,導致有的只索取普通發票,甚至不要發票,而發票進入醫療機構的多為以個人名義代開的發票,將從生產企業到各級經銷商等幾個環節的增值額一并抹殺,造成少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

4.商品成本結轉不正確,影響企業所得稅。醫藥經銷企業由于銷售的藥品品種多,每種藥品的利潤率不一,而個別醫藥公司,為了人為的調節利潤,經常在成本結轉上做文章,庫存商品核算混亂,不是按照規定結轉商品銷售成本,而是按照費用支出來確定成本結轉的多少,以達到不盈利或少盈利的目的,而有的采用售價記賬的醫藥公司,不正確結轉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從而造成少繳企業所得稅。

5.稅款抵扣存在漏洞,導致稅收流失。醫藥管理改革后,醫藥經銷企業進貨渠道較多,進項稅款抵扣的隨意性和靈活性增大。以某市醫藥公司為例,該公司作為集中核算機構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對其下屬分支機構取得的進項稅由公司統一抵扣,對每筆進項業務的日期、品種、數量、用途等缺少應有的了解和監督,進項稅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難以認證,出現隨意抵扣和蓄意增大進項稅等現象。有的串通廠家改變貨物品種抵扣,有的將一些非應稅項目變更后作進項抵扣,有的甚至憑空抵扣。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6.虛開收購發票現象泛濫,以此沖抵正常票或代開票的銷項稅金,從而達到少繳稅款的目的。例如:在對一戶醫藥行業的檢查中發現大量收購發票,以村民的名字開具的收購發票金額高達十幾萬元,通過到周邊的幾個縣開展外調,發現該單位開具的收購發票沒有一份是真實的,甚至有些村委會出具的“自產自銷證明”也屬偽造。而涉票的村民們實際上有的僅銷售幾百元;有的村民根本沒有售出過中藥材。

二、醫藥經銷行業稅收漏洞形成主要原因分析

(一)不健全核算難以適應增值稅規范化要求

一方面,醫藥系統下屬分支機構只設立日銷貨清單和月進項稅表,根本沒有總賬、明細賬、銷貨賬、現金賬和庫存賬,賬目殘缺,核算不嚴,基礎管理不牢,在源頭上不能為增值稅核算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名義上為報賬制統一核算,實際上是一種極其松散、極不嚴密的管理形式,它只根據各分支機構每月一次報送的數字抵扣稅款和計算增值稅銷項稅,對實際經營、現金、庫存無法有效控制,據此計算的應繳增值稅準確程度和規范程度與事實相比往往存在較大出入,這是導致醫藥行業的零申報、負申報現象的重要因素。

(二)承包經營與增值稅規范化管理相錯位

增值稅條例規定,承包承租人為納稅義務人。目前,醫藥行業普遍推行的承包經營機制扭曲了規范化的增值稅管理:一是承包經營后,合同就成為約束發包和承包行為的主要依據,承包人更多地關心能否履行合同和自身利益,發包人考慮的是如何收取承包費,在他們看來,正常的財務核算并不重要,不過是僅供掌握實際情況和調整承包基數的一種形式,這就使增值稅核算管理失去了重要前提。二是大多數承包合同將稅收包含之內,有悖于稅收政策,不利于增值稅據實征收管理。三是每個承包

以上就是關于哪個會計學校比較好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