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90年代末,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對學歷都有一種“執念”,覺得從國外回來的留學生在學歷進修上含金量更高,特別是碩士研究生,和國內相比要“更勝一籌”。
因此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生活里“喝過洋墨水”的人似乎找工作更輕松,而且容易被給予優惠的條件。
不過這種歸國學子被“高看一眼”的情況在近些年已經有了新的變化,不少留學生回國后的發展現狀已經今時不同往日,尤其是一年制碩士,所以還是建議大家還是了解清楚之后再做決定。
海外“一年制碩士”可靠嗎?留學生們回國后的發展現狀,值得學生深思
很多學生之所以出國留學,除了是給學歷“鍍金”外,也會期待自己回國發展的時候能夠有更多優勢,但實際情況可能沒有大家想的那么盡如人意。
比如上海某企業在招聘時明確標注:對留學生只接收兩年或者兩年以上學制的畢業生,對于一年制碩士不予考慮。
同樣是海外留學經歷,為什么一年制碩士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呢?大家表示很不理解,對此,有多年人力資源從業經驗的人士給出了答案,表示企業對一年制碩士的實力存疑。
而HR之所以會給出這樣的解釋,是因為從國內來講,學生想碩士畢業要經歷三年的學習生活,但是海外留學并不是這樣,有兩到三年學制的碩士,也有一年就能拿到學位的碩士,但是一年時間對于企業來說時間多短,畢業生的實力很難保障。
另外,從上海閔行區發布的22年定向人才儲備中也明確標注,要求海外歸國研究生,所學專業學制必須在2年以上。
對于這種情況,一些即將畢業或者已經歸國的留學生會感到比較擔憂,雖然目前只是部分企業有這樣的要求,但是大家還是憂心會不會成為普遍現象。一年制碩士的未來到底會怎么樣,誰都說不好。
事實上,“一年制碩士”不應該與“水”劃上等號
一年制碩士學制較短,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和“水”劃等號,實際上不能這樣一概而論。
國外的一些大學和國內不同,他們會將碩士按學分制分幾個類別,而一年制碩士就屬于“授課型碩士”,教學模式更偏向于“實踐”,和對口行業的實際發展形式更為契合,比如牛津、劍橋等高校都有這樣的碩士存在。
而我們日常所說的兩年或三年制碩士,這些學生的課程內容、實踐活動都與國內比較相似,偏向于研究型人才比較適合報考這類課程。
值得注意的是,“授課型碩士”是學制短、課業任務重的典型代表,特別是名校的學業繁忙程度反而會比部分普通碩士更高,能夠順利念下來的無一不是牛人。因此也不能簡單地就將“一年制碩士”不應該與“水”劃上等號。
那么“一年制碩士”到底值得讀嗎?短學制碩士利弊并存
那么從實際出發,對于一年制碩士大家還是要分析一下利弊,再結合自身情況去考慮。
●優勢點在于
眾所周知,出國留學開銷大,學費、生活費這些對于普通家庭都是不小的負擔,所以求學時間縮短了就意味著費用會減少,這是一年制碩士的優點之一。
此外,一年制碩士更傾向于實踐和操作,雖然他們的論文課題不是最優的,但是在知識的運用上會更熟練,所以這類碩士在工作中會更快適應節奏并掌握要點。
●弊端同樣不小
凡事都有兩面性。一年制碩士學制雖然減輕了學費上的壓力,但相應的也減少了學習的時間。只不過他們在畢業之前,需要掌握的知識也一點沒減少,這樣一來學生想順利畢業“不趕”是不行的。
于是大家的學習壓力會特別大,在短期內需要消化的東西也很多,再加上一年就畢業在外界看來確實很有“水”的印象,這一點在就業時也很不利。
建議同學們在申請前做好細致規劃哦
其實,一年制碩士只要畢業的學校口碑不錯,學歷是真實有效的,畢業生的質量還是有保障的。尤其對于經濟條件一般,希望早點畢業的學生來說,還是值得報考的,但是大家在申請之前還是要做好細致的規劃。
留學這件事不是小事,大家需要秉持著一個正確的態度才行,否則開弓沒有回頭箭,既浪費時間也浪費錢。如果自己的實際情況并不允許,或者學生本人就不是留學的料,那么建議就不要考慮出國讀書。
一旦決定出國留學也要謹慎小心,對外國學校申請的時候,一定要知道自己報考的院校是否合法合規,專業的發展等等,不能輕易相信機構的一面之詞。另外也要考察好自己所學的專業回國時的就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