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課件

發表于:2022-03-25 11:15:14 分類:經濟師培訓

初級經濟課件,經濟師網課絕大多數都在環球學習。

經濟師考試初級農業章節考點第七章第一節

第一節 農村集體經濟統計概述

考試內容:農村集體經濟統計的概念、目的、調查對象與調查單位、統計的主要內容、工作程序、統計資料的一般搜集方法等。統計指標概念和指標分類、統計分組的意義和作用、統計分組的方法包括分組標志的選擇、如何按品質標志和數量標志分組,掌握并運用簡單分組和復合分組方法等。

一、農村集體經濟統計的對象與內容

農村集體經濟統計是以農村集體經濟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為研究對象的社會經濟統計,它通過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所轄(或所屬)經營單位經濟活動在數量方面的表現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研究和認識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狀況和運行規律。

農村集體經濟統計的目的:反映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分析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特點與規律;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高經濟效益提供咨詢服務。

調查對象一般是指需要進行調查的某種社會經濟現象的總體,它是由性質相同的許多調查單位組成的。調查單位是指所要調查的社會經濟現象總體中的各個具體單位。農村集體經濟統計的調查對象包括構成農村集體經濟的各類經營單位,包括各類鄉鎮級集體企業、村組集體經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調查農戶等調查單位。比如,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統計的調查對象是所有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情況統計的調查對象是所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農村集體經濟統計的主要內容:(1)農村經濟基本情況統計。(2)農村經濟收益分配統計。(3)農民負擔情況統計。(4)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統計。(5)農戶家庭承包經營情況統計。(6)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情況統計。(7)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情況統計。

【例題>單選題】農村集體經濟統計的研究對象是農村集體經濟現象( )的數量特征。

A.總體

B.總體單位

C.樣本

D.樣本單位

[答案]A

二、農村集體經濟統計資料的搜集及統計指標應用

農村集體經濟統計工作過程一般分為統計設計、統計資料搜集、統計資料整理、統計資料分析、統計資料的提供與開發利用五個環節。其中,統計資料的搜集工作是整個統計工作的基礎;統計資料整理是統計分析的前提。

統計資料的搜集方法:(1)統計報表。是指按照國家有關法規規定,按統一規定的表格形式,統一的指標項目,統一的報送時間,自上而下逐級部署,自下而上逐級定期提供基本資料的一種調查制度。具有統一性、全面性、周期性和相對可靠的特點。按報送單位的多少不同,統計報表分為全面統計報表和非全面統計報表,全面統計報表要求調查對象中的每一個單位都填報,非全面統計報表只要求調查對象總體中的一部分單位填報。農村集體經濟統計報表屬于全面統計工作報表。(2)全面調查,對調查對象的所有調查單位進行調查的調查方法。農村集體經濟統計除村農戶家庭經營收支資料外,其他調查對象的數據信息主要通過全面調查獲得。(3)抽樣調查,從全部調查對象中抽選一部分單位進行調查,并據以估計和推斷總體情況的調查方法。農民家庭經營收入支出資料采用抽樣調查方法取得。(4)重點調查,在全部調查對象中,選擇其中的重點單位進行調查。(5)典型調查,在全部調查對象中有意識地選擇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調查,借以了解事物苗頭性、趨勢性的情況。

統計指標是反映現象總體數量特征基本概念以及通過統計實踐得到的指標具體數值的總稱。統計指標有兩種理解和用法:一是指統計指標的設計形態,如糧食產量、人均純收人等;二是指具體的統計數字,即統計指標的完成形態。如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4億元。統計指標從設計形態看由三個要素構成,即指標名稱、指標計量單位和指標計算方法;從完成形態看由六個要素構成,即指標名稱、指標計量單位、指標計算方法、指標的空間限制、指標的時間限制和具體指標數值。

統計指標分類:

第一,依據統計指標所反映的現象總體的內容,劃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數量指標是用絕對數形式表現的,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總規模、總水平或工作量的統計指標。數量指標的數值隨調查對象范圍大小而增減,它是認識一定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出發點。質量指標是用相對數或平均數形式表現的,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總體內部數量關系或總體各單位一般平均水平的統計指標。質量指標的數值不隨調查對象范圍大小而增減。

第二,依據指標的計量單位不同,劃分為實物指標、價值指標和勞動指標。實物指標是根據事物自然屬性和特點,采用自然、物理計量單位計量的統計指標。價值指標又稱貨幣指標,它是以貨幣單位計量的反映事物價值量的統計指標。勞動指標是用勞動時間表示的勞動消耗量的統計指標,計量單位有工日、工時等。

【例題1>單選題】農村集體經濟統計農戶家庭經營收支資料搜集是通過( )方法取得的。

A.抽樣調查

B.典型調查

C.重點調查

D.訪問調查

[答案]A

【例題2>多選題】下列統計指標中屬于數量指標的有( )。

A.總收入

B.平均畝產量

C.平均工資

D.匯總人口數

初級經濟師農業講義第七章農村集體經濟統計第一節_第2頁

中華考試網 [ 11月8日 ] 【大 中 小】

0

[答案]AD

三、農村集體經濟統計分組

統計分組時按照某個或幾個重要標志,將總體劃分為若干性質不同的部分或組的一個統計方法。統計分組對總體而言是分,對個體而言是合。

統計分組與統計指標是統計的兩個基本要素。在保證調查資料質量的前提下,統計分組的正確與否是決定整個統計研究成敗的關鍵。統計分組的作用:(1)劃分社會經濟現象類型。(2)揭示社會經濟現象的內部結構及其比例關系。(3)分析現象之間的依存關系。

選擇分組標志也就是選擇確定分組的依據,是統計分組的關鍵。要正確地選擇分組標志,應注意以下幾點:(1)根據統計研究的目的和任務選擇分組標志。(2)選擇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特征的標志進行分組。(3)選擇分組標志要考慮現象發展的歷史條件或經濟條件。

分組標志按性質不同有品質標志和數量標志兩種。表現事物質的特征,不能用數值表示的標志為品質標志。數量標志是反映事物量的特征,可以用數值來表示的標志。(1)按品質標志分組就是選擇反映事物屬性差異的標志作為分組標志。如農業人口按性別分組。(2)按數量標志進行分組就是選擇反映事物數量差異的標志作為分組標志,并在數量標志變化范圍內劃定分組界限。當每個組包含若干標志值時,組距一般用**-**形式表示,每個組最大數稱為上限,最小數稱為下限。當相鄰的兩組上、下限重疊,單位標志值又恰好是這個重疊的上下限值時,按上限不在本組內的原則分組,即該單位值要被分在下限與其值相同的那一組。

按照選擇分組標志的多少,分組有簡單分組和復合分組。(1)簡單分組是對研究總體按一個標志對總體進行分組。如農村企業按生產規模分為大型、中型、小型三個組。(2)復合分組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組標志重疊起來,對總體進行分組。比如,對農村人口先按性別劃分,再分別在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中按年齡劃分。

【例題1>多選題】下列人口分組標志中屬于品質標志的是( )。

A.姓氏

B.性別

C.年齡

D.收入

[答案]AB

【例題2>單選題】某地區對農民收入情況進行統計,按農民人均現金收入指標進行分組,第一組為500元以下,第二組為500-元,第三組為-元,第四組為-元,第五組為元以上。農戶張某家有4口人,現金收入總額為元。則張某應歸入( )。

A.第三組

B.第四組

C.第三組或第四組均可

D.以上答案都不對

[答案]B

以上就是關于初級經濟課件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