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金融經濟師課件,環球經濟師網絡課程很專業。
中級經濟基礎知識復習提綱第十章
第十章 財政支出概述
1、財政支出的原則:公平分配原則、效益原則、穩定和發展原則
2、財政支出堅持公平分配原則,就是通過再分配糾正市場機制導致的財富分配不公平狀況,實現社會分配公平,縮小貧富差距。
3、在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兩方面中,總需求是決定就業和價格水平的關鍵因素。財政支出規模和結構是影響社會總需求規模和結構的重要因素。
4、在財政支出分類中,按政府職能分類是各國最常用的一種分類方法。
5、財政社會管理支出包括國防支出、社會文教支出、行政支出和其他支出等,財政經濟管理支出主要是經濟建設支出。
6、根據新的政府收支分類體系,我國財政預算支出經濟分類,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對企事業單位的補貼、贈予、債務利息支出、債務還本支出、基本建設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貸款轉貸及產權參股、其他支出等共12類,相應設置了12個“類”級科目。
7、公眾可以容忍的稅收負擔是財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8、財政支出“缺位”主要表現在:1)社會保障支出水平偏低,影響了人們消費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2)是基礎性科研和義務教育保障力度不夠,影響了國家創新能力提高和國家長遠發展;3)是對農村公共服務的保障水平嚴重短缺,制約了農村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拉大了城鄉發展差距;4)是財政對城市公共設施和各種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偏少,影響了城市整體功能的發揮。
9、滿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務是公共財政的重要特征。
10、實施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考評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對部門績效目標的綜合考評,合理配置資源,優化支出結構,規范預算資金分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11、實施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考評的原則:統一領導原則、分類管理原則、客觀公共原則、科學規范原則。
12、實施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考評的主要內容包括:制定明確、合理的財政支出績效目標;建立科學、規范的績效考評指標體系;部門為完成績效目標采取的管理措施;對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及效果實施考核與評價;運用考評結果提高預算編制、執行和管理水平。
13、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考評方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公眾評價法、成本效益評價法
14、根據西方一些國家績效考評實踐經驗,績效考評指標的選擇要遵循的原則:相關性原則、可比性原則、重要性原則、經濟性原則
15、績效考評一般分為準備、實施和撰寫與提交績效考評報告三個階段。
以上就是關于中級金融經濟師課件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快速了解經濟師考試后,測試備考基礎,專業老師組卷,測出水平,高效備考!
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