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一網課
發布于:2022-04-14 09:35:28高一歷史必修一網課,比較知名的高中補習平臺推薦簡單學習網。
高一歷史:復習要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一 太平天國運動
1、太平天國運動的背景
A階級矛盾的激化(根本原因)B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C自然災害嚴重D西方基督教的影響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的標志
3、定都天京的政治影響:正式建立了與清朝對峙的革命政權。
4、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
5、天京事變的原因:領導集團內部的矛盾
影響:成為太平天國由而盛走向衰的轉折點。
6、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標志:天京陷落
7、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1)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2)主觀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8、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1)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腐朽統治
(2)狠狠打擊了外國侵略者
9、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教訓:農民階級作為小生產者的代表,缺乏科學理論武器的指導,承擔不起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農民階級不可能帶領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勝利),但他們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軍。
二、辛亥革命
狹義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發生的反對清政府的革命,武昌起義是其中的一部分。
廣義的辛亥革命是指從孫中山開始革命至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為止。
1、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在中國人面前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
3、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在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為總理。
4、同盟會成立后,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1911年4月,黃興、孫中山在廣州發動黃花崗起義,最后失敗了。革命黨人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發展的進程。
5、保路運動是廣大人民群眾踴躍參加的一場反對清政府賣國的鐵路政策的運動。
7、武昌起義后,成立湖北軍政府,推舉新軍將領黎元洪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8、武昌起義的影響:武昌起義之后,各省紛紛響應,到11月下旬,全國有十幾個省區宣布脫離清政府而獨立,清朝統治土崩瓦解。
9、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為國旗,改用公歷,以中華民國紀年,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
10、南京臨時政府的性質:是一個以革命派為主體的政府。
11、1912年3月,孫中山頒布了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內容:A、主權在民
B、三權分立(立法、行政、司法)
C、責任內閣制(防止袁世凱個人專權)
性質: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
影響:從法律上宣告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民主共和政體的確立,成為近代中國民主
化進程的一座豐碑。
12、武昌起義后,袁世凱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逐漸攫取了清政府的大權
13、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正式下詔退位,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結束,同時
也標志著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的結束。
14、辛亥革命的影響:
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在中國的統治,承重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C、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提高了人民的參政議政意識,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所以說,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顯著的里程碑。
以上就是關于高一歷史必修一網課的詳細介紹,更多與高一輔導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