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培訓哪個老師好?注會難度大,自學的話一般人不要輕易嘗試,選擇一個靠譜的老師,跟著學是最有科學道理的。很多人會問,注會培訓哪個老師好,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下。
對于我這樣的零基礎考生,如果不是跟著各位老師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聽課,真的很難通過考試。雖然是網課,但是全程聽完課,感覺跟每個老師都很熟悉。
會計是我唯一一門聽了預習班的科目,后面又聽了郭建華老師的基礎學習班、習題班和串講班,我覺得如果不是財會相關專業的,還是要先聽下預習班,徐經長老師的預習班真正起到打基礎的作用,深入淺出,淺顯易懂。郭建華老師各種總結、表格只要跟著弄懂弄熟了,會計后面學起來還是很輕松的。
審計楊聞萍老師不啰嗦,重點突出,對于我這種時間很緊張的考生非常適用。
財務成本管理的陳華亭老師是大師級人物,講課風趣,知識點精煉,讓學習財務成本管理這門最難的課變得沒有那么痛苦。陳老師總結了好多記憶竅門,比如第二章財務比率這里,通過幾個母子率和子比率就很形象地描述了財務比率含義,我很容易就記住了大量比率公式。
稅法當然是跟著葉青老師就不用擔心通不過,比如第二章增值稅法,記住老師讓記住的13%和零稅率的特例,就可以為減輕這一章學習負擔打下基礎??梢哉f,老師準確告訴你哪些是需要記的,哪些可以推出來,跟著老師走學習起來是事半功倍。
經濟法蘇蘇老師,老師講義中考點全部都覆蓋到了,每一章節后面的思維導圖帶我理清這一章繁雜的知識點,鞏固記憶,不會混淆。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的杭建平老師思維敏捷、表達干練清楚,非常善于抓住考試要點,課上要求我們重點理解的內容,很多都出現在考試試卷上。
【經驗分享】
對于備考CPA,我覺得陳華亭老師的一句話說的特別好:“考證,就是在開發一項壽命不確定的、非減值的無形資產,一旦成功,你未來的人生利潤表中會有它增加的收入,卻不會有它增加的費用。”你真實理解了這些話,并且為自己訂下的目標付出最大努力,各種通關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會計:對于非財會專業小白,會計真的是備考注會最難理解和棘手的一科。我覺得非財會專業考生還是要聽一下預習班,為后面聽郭建華老師的基礎班打個基礎。即便是聽了預習班,我聽基礎班還是用了一個月時間。第四章長期股權投資覺得是最難的一章,聽第一遍的時候只有一個念頭:天啊,這是什么,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控股合并里面又有細分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還有后面各種合并日購買日后調整事項,我跟一個ACCA專業同學交流時候只說了一句:“天書!”這一章郭老師的課件反復聽了大概四遍,反復自己在紙上畫關系圖,反復理解、記憶。后面不同核算方法轉換地方,郭老師總結的六種情況,記清楚了在個別報表調整事項,到后面企業合并和合并報表只需要關注合并報表調整事項就可以了。
其實第四章只要真正弄懂了,后面企業合并、合并報表理解起來就簡單多了。所以每當碰到一個很難又很重要的知識點,即使覺得時間很緊張,也不能糊里糊涂就過了,一定要弄懂了,這里多花點時間后面相關部分就可以少花點時間,并且攻克一個難點會給你后續學習增加信心。記企業合并和合并報表當然理解是基礎,但是里面太多的調整抵消分錄,一不小心就會忘記一步,這里我覺得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習慣使用一些小竅門來記憶的,比如我記合并日、分步實現企業合并合并日、合并后資產負債表日調整抵消分錄就是“2、3、5”步驟,合并日不管對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還是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都是兩步,一步所有者權益與長投的抵消,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再加上一步“恢復抵銷的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非同一控制下加上一步“被合并方資產負債調到公允”,如此類推,碰到企業合并的題目調整抵消完了,用這種記憶步驟數的方法,可以檢驗自己是不是寫全了。
會計是基礎,踏踏實實把會計學好了,審計理解起來容易一點,而稅法中很重要的企業所得稅一章,如果會計第二十章所得稅學好了,學起來就跟玩一樣了。所以,開頭很重要,想搞定注會,先搞定會計吧。
審計:建議先聽老師講課,大概弄懂了這門課再去看書,審計教材我真感覺超級晦澀難懂,直接啃很浪費時間。但是到后面快考試還是要過一到兩遍教材,重點章節,比如風險評估和應對,特殊項目審計多看幾遍,因為審計考題實在好碎,尤其客觀題覆蓋面好廣,不看教材容易遺漏知識點。
財務成本管理:很難,考試題量大,時間緊張,還是跟著老師基礎班先過一遍,多做題。這門課我做題最多,近四年真題做了三遍,后面習題班聽了兩個老師的,習題班老師講的主觀題都自己做過一遍。最近幾年考試財管主客觀題目分數相差不大,客觀題相對容易得分,所以要特別重視客觀題,如果能夠保證客觀題80%以上正確率,主觀題速度跟上了,通過不成問題。今年客觀題很簡單,我用了12分鐘就全部做完了,主觀題除了最后一道題,其他主觀題都相對簡單,只要平時練習的多了,做起來也很快,我到最后一道題還有一個小時多的時間。我覺得考試題目比平時老師模擬題目簡單,只要模擬題都做了,那看到試卷就不會恐慌,能夠淡定地做完。
稅法:知識點很碎,需要不停地歸納總結和梳理。剛開始學第二章非常痛苦,覺得知識點太多了,硬著頭皮去記憶,熬過第二章后面的就簡單多了。尤其是我是先看完會計一門再看稅法的,所以企業所得稅用時就很快,不用聽一會倒回去再聽,節省了很多時間。跟著老師過完基礎班,自己從頭再復習的時候我就專門弄了個小本本,記錄各種優惠政策和稅率,再跟著老師做做題練一練,就記得差不多了??记耙纯锤鞣N稅收優惠,這門課考前突擊個別選擇題還是能拿到分的。
經濟法:我考過司考,有一定基礎,所以這門課覺得比較簡單。應該說本身這門課也是比較簡單的,比如物權法和合同法好多都是跟我們常識一致的,基本不用特別記憶。這門課建議理解基礎上多記憶,題可以少做點,少做題。時間緊張只聽基礎班和習題班即可。
戰略與風險管理:一門主觀性很強的課程,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不多,跟著老師聽課的時候務必把需要背的都背了,理解精髓。后面主觀題套路差不多,做題的同時多歸納總結,跟經濟法一樣,這門課還是比較好過的。
以上就是關于注會培訓哪個老師好的分享內容,注冊會計師考試是一個硬仗,所有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的人,都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和自我狀態的調節。名師固然重要,但是也得靠自己的努力!
對于我這樣的零基礎考生,如果不是跟著各位老師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聽課,真的很難通過考試。雖然是網課,但是全程聽完課,感覺跟每個老師都很熟悉。
會計是我唯一一門聽了預習班的科目,后面又聽了郭建華老師的基礎學習班、習題班和串講班,我覺得如果不是財會相關專業的,還是要先聽下預習班,徐經長老師的預習班真正起到打基礎的作用,深入淺出,淺顯易懂。郭建華老師各種總結、表格只要跟著弄懂弄熟了,會計后面學起來還是很輕松的。
審計楊聞萍老師不啰嗦,重點突出,對于我這種時間很緊張的考生非常適用。
財務成本管理的陳華亭老師是大師級人物,講課風趣,知識點精煉,讓學習財務成本管理這門最難的課變得沒有那么痛苦。陳老師總結了好多記憶竅門,比如第二章財務比率這里,通過幾個母子率和子比率就很形象地描述了財務比率含義,我很容易就記住了大量比率公式。
稅法當然是跟著葉青老師就不用擔心通不過,比如第二章增值稅法,記住老師讓記住的13%和零稅率的特例,就可以為減輕這一章學習負擔打下基礎??梢哉f,老師準確告訴你哪些是需要記的,哪些可以推出來,跟著老師走學習起來是事半功倍。
經濟法蘇蘇老師,老師講義中考點全部都覆蓋到了,每一章節后面的思維導圖帶我理清這一章繁雜的知識點,鞏固記憶,不會混淆。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的杭建平老師思維敏捷、表達干練清楚,非常善于抓住考試要點,課上要求我們重點理解的內容,很多都出現在考試試卷上。
【經驗分享】
對于備考CPA,我覺得陳華亭老師的一句話說的特別好:“考證,就是在開發一項壽命不確定的、非減值的無形資產,一旦成功,你未來的人生利潤表中會有它增加的收入,卻不會有它增加的費用。”你真實理解了這些話,并且為自己訂下的目標付出最大努力,各種通關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會計:對于非財會專業小白,會計真的是備考注會最難理解和棘手的一科。我覺得非財會專業考生還是要聽一下預習班,為后面聽郭建華老師的基礎班打個基礎。即便是聽了預習班,我聽基礎班還是用了一個月時間。第四章長期股權投資覺得是最難的一章,聽第一遍的時候只有一個念頭:天啊,這是什么,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控股合并里面又有細分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還有后面各種合并日購買日后調整事項,我跟一個ACCA專業同學交流時候只說了一句:“天書!”這一章郭老師的課件反復聽了大概四遍,反復自己在紙上畫關系圖,反復理解、記憶。后面不同核算方法轉換地方,郭老師總結的六種情況,記清楚了在個別報表調整事項,到后面企業合并和合并報表只需要關注合并報表調整事項就可以了。
其實第四章只要真正弄懂了,后面企業合并、合并報表理解起來就簡單多了。所以每當碰到一個很難又很重要的知識點,即使覺得時間很緊張,也不能糊里糊涂就過了,一定要弄懂了,這里多花點時間后面相關部分就可以少花點時間,并且攻克一個難點會給你后續學習增加信心。記企業合并和合并報表當然理解是基礎,但是里面太多的調整抵消分錄,一不小心就會忘記一步,這里我覺得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習慣使用一些小竅門來記憶的,比如我記合并日、分步實現企業合并合并日、合并后資產負債表日調整抵消分錄就是“2、3、5”步驟,合并日不管對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還是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都是兩步,一步所有者權益與長投的抵消,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再加上一步“恢復抵銷的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非同一控制下加上一步“被合并方資產負債調到公允”,如此類推,碰到企業合并的題目調整抵消完了,用這種記憶步驟數的方法,可以檢驗自己是不是寫全了。
會計是基礎,踏踏實實把會計學好了,審計理解起來容易一點,而稅法中很重要的企業所得稅一章,如果會計第二十章所得稅學好了,學起來就跟玩一樣了。所以,開頭很重要,想搞定注會,先搞定會計吧。
審計:建議先聽老師講課,大概弄懂了這門課再去看書,審計教材我真感覺超級晦澀難懂,直接啃很浪費時間。但是到后面快考試還是要過一到兩遍教材,重點章節,比如風險評估和應對,特殊項目審計多看幾遍,因為審計考題實在好碎,尤其客觀題覆蓋面好廣,不看教材容易遺漏知識點。
財務成本管理:很難,考試題量大,時間緊張,還是跟著老師基礎班先過一遍,多做題。這門課我做題最多,近四年真題做了三遍,后面習題班聽了兩個老師的,習題班老師講的主觀題都自己做過一遍。最近幾年考試財管主客觀題目分數相差不大,客觀題相對容易得分,所以要特別重視客觀題,如果能夠保證客觀題80%以上正確率,主觀題速度跟上了,通過不成問題。今年客觀題很簡單,我用了12分鐘就全部做完了,主觀題除了最后一道題,其他主觀題都相對簡單,只要平時練習的多了,做起來也很快,我到最后一道題還有一個小時多的時間。我覺得考試題目比平時老師模擬題目簡單,只要模擬題都做了,那看到試卷就不會恐慌,能夠淡定地做完。
稅法:知識點很碎,需要不停地歸納總結和梳理。剛開始學第二章非常痛苦,覺得知識點太多了,硬著頭皮去記憶,熬過第二章后面的就簡單多了。尤其是我是先看完會計一門再看稅法的,所以企業所得稅用時就很快,不用聽一會倒回去再聽,節省了很多時間。跟著老師過完基礎班,自己從頭再復習的時候我就專門弄了個小本本,記錄各種優惠政策和稅率,再跟著老師做做題練一練,就記得差不多了??记耙纯锤鞣N稅收優惠,這門課考前突擊個別選擇題還是能拿到分的。
經濟法:我考過司考,有一定基礎,所以這門課覺得比較簡單。應該說本身這門課也是比較簡單的,比如物權法和合同法好多都是跟我們常識一致的,基本不用特別記憶。這門課建議理解基礎上多記憶,題可以少做點,少做題。時間緊張只聽基礎班和習題班即可。
戰略與風險管理:一門主觀性很強的課程,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不多,跟著老師聽課的時候務必把需要背的都背了,理解精髓。后面主觀題套路差不多,做題的同時多歸納總結,跟經濟法一樣,這門課還是比較好過的。
以上就是關于注會培訓哪個老師好的分享內容,注冊會計師考試是一個硬仗,所有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的人,都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和自我狀態的調節。名師固然重要,但是也得靠自己的努力!
注冊會計師【超值精品班】
包含6大超值課程+4大超值題庫+6大超值服務+24小時不限次答疑!
免費試聽相關文章
- 注會綜合階段報輔導班01-03
- 沈陽注會學校01-03
- 茂名注冊會計師培訓機構01-03
- 比較好的cpa輔導機構01-03
- 考注會報什么好01-02
- 注冊會計師課件哪個網站的好些01-02
- 注會一定要報網校么01-02
- 德陽沒有注會培訓班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