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語文人教版講課
發布于:2021-05-30 10:55:24初一上冊語文人教版講課,初中同步網課簡單學習網做的很好。
孩子上初一了,語文成績很弱,才考60多分,文言文閱讀基本答不到得分點,怎么辦?我孩子目前初二,去年剛上初一的時候語文曾考過幾次60分+,這里結合我的經驗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如果孩子今年剛上初一,到現在為止應該還沒有正式月考,期中考,可能孩子經歷的只是開學摸底考,或者分班考。依照我的經驗,這兩次考試是屬于“下馬威”性質的:直接用了類中考的題型,好多題型孩子們小學根本沒接觸過。這樣考試的目的是給孩子們先潑點冷水,挫挫孩子們的浮躁和輕浮氣。我們孩子去年這兩次摸底考都是60分+,他班里孩子們普遍都是60、70分,而孩子們小學語文基本都是80、90分+,這天懸地隔的成績難免會讓父母焦慮。
基于此,剛升初一的語文考試成績低的話家長需要正確對待,孩子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初中語文考核的重點,思路和題型都不同于小學,家長和孩子們需要適應的過程。
其次,談一下語文學習方法。
我在孩子經歷了初一語文剛開學時成績的“”滑鐵盧”之后,通過對他試卷的分析,主要從三大塊加強了訓練和引導。
第一、閱讀理解環節。分為現代文閱讀和古文閱讀。這兩個環節采用的練習題型都是中考真題(開始主要用的參考書是53,后來就用了中考專項。)具體路徑為:周末或寒暑假,采用固定頻率讓孩子定期練習?,F代文閱讀每周2-3篇,古文一周4-5篇。現代文閱讀先讓孩子自己做在一張空白紙上,做完后對照答案自己琢磨錯點在哪里,然后再完整抄寫正確答案。古文閱讀由于是一個比較新的領域,孩子的文言文閱讀積累,詞匯量都遠遠不夠,所以我開始采用的是我帶孩子導讀的方式:先讓孩子答題閱讀一下,然后不懂的我和他一起查閱字典,直到弄懂全部意思和重點詞匯。
這樣堅持了一年的結果:孩子的現代文閱讀和古文閱讀都有了實質性的進步,孩子的踩分點技能在不斷提高。最近初二的一次開學考,孩子的現代文閱讀,課外文言文閱讀環節,幾乎沒有失分。
第二、基礎知識環節。這個我是從兩方面幫助孩子強化的。第一方面是告誡孩子緊跟老師步伐,聽好課堂內每一節課,對老師強調的基礎知識,做到100%無盲點。第二方面是每天擠出一點時間讓孩子做一些中考基礎知識真題,比如修改病句,選詞填空,標點符號等,對孩子錯的地方及時講解,重點標注,以便以后重點復習。
第三、作文環節。我現在對孩子作文環節的指導是,平時讓孩子盡可能地多練習,認真對待學校老師布置的每一篇作文。孩子寫完初稿后,我會給孩子在遣詞造句上進一步完善潤色,力爭把孩子的每一篇作文都打造成范文模板,然后到考試場上套用。
相比較于其他科目,孩子語文相對是他的弱項,所以我也特別關注語文學習方法的摸索。經過實踐,上述方法我認為比較有效,孩子語文成績雖然還會有起伏,但穩定了很多。孩子初一期末語文考試成績是89,全班第二。
以上,供參考。
初一語文上冊全部課文作家簡介(人教版)?《在山的那邊》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縣【現在丹江口市】。
1978年入武漢大學中文系讀書。1982年畢業,分配到湖北鄖陽師專任教。1985年借調到北京《詩刊》社從事編輯工作,1990年離開。1992年去英國。1994年歸國,在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從事教學工作。出版的詩集有《紀念》【1985年】、《游動懸崖》【1997】等。粘得好麻煩,給你個地址,想查哪課就查哪課czyw/jszx/tbjxzy/jsys/qs/
初一、初二、初三的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有何不同?初一、初二、初三的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確實有很大不同,主要主體在:體裁不同,所選文章題材有所不同,難度也由淺入深。
初一著重記敘文閱讀,題材多涉及情感類和感悟類記敘文或散文,文章多貼近生活,便于初一年級的學生理解。
初二除了記敘文閱讀理解,又加入了對說明文閱讀理解的考查。記敘文閱讀理解選材和一年級相似,篇幅較一年級要長。難度向中考靠攏,散文和小說出現較多。說明文以事物說明文為主,考查學生對說明文內容的信息篩選能力和簡單的文體知識。
初三閱讀理解體裁涉及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閱讀理解,難度跟中考相平,考查的多是中考原題和中考模擬題。記敘文的題材更加的廣泛,涉及人倫事理的感悟和對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及人性、思想的思考等,說明文也傾向人文或科學事理類說明文,議論文多體現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和思辨性、哲理性觀點的闡述。
由初一、初二、初三語文閱讀理解上的不同決定了在其教學上也應該有所不同,雖然最終我們的閱讀理解是為中考而努力的,但畢竟閱讀理解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拔苗助長有背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因而效果并不同。因此,在教學也應該差別對待。
一、初一、初二閱讀理解著重于記敘文閱讀,題材集中在人文情感類文章上,比較貼近生活,便于理解的文章,大多以歌頌或贊揚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或人物的高尚的精神品質等。二、初一、初二記敘文閱讀理解的考點及例析:三、記敘文考查貫通初中所有年級,是現代文閱讀中最難理解的體裁。雖說以上考點在初一初二記敘文閱讀理解中常??嫉?,并不是說到了初三就不考,而是到了初三同樣考,只是文章的難度會有所提高,對人物的鑒賞及寫作手法的分析角度更加多樣,特別是對文章的思想情感的理解更加的深入,更注意對文章內容的深層理解等。特別是近兩年中考記敘文閱讀可憑解題技巧就可以完美答題的題型越來越少,而對是否能深刻全而的理解文章的深意考查的越來越多。
經典題型:
所有題目都是圍繞地文章中心思想及寫作目的而設的,只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文章內涵才不至于答偏或遺漏答案要點。四、初二大量加入對說明文閱讀理解課內、課外的講析,分別從說明對象,說明對象特點、說明方法、說明語言等幾個角度設題,分析說明事物的特點等。從簡單的事物說明文到較復雜點的事理說明文,多集中在對文中信息的篩選和理解,用文中的信息準確解答題目中所提的問題。
總的來說,說明文閱讀理解是整個初中年級中閱讀理解最簡單的體裁。只要在老師講說明文閱讀理解時稍加注意,并牢固記憶其文體特點就可以輕松答題了,中考此類題一定要滿分才行。
五、初三語文在分析記敘文閱讀和說明文閱讀的基礎上,又加入了議論文閱讀,分別從論點、論據、論證、論述語言幾個角度來設題,所選題材不算太深奧,論點往往一目了然。從設題到答題技巧和說明文一樣都有套路可言,答題時注意規范答題語言,覆蓋答案要點即可。
議論文考點與經典例題分析如下:
聽了小徐老師的解析,大家明白了嗎?要想提高現代文閱讀理解水平,不但要不斷歸納考點及解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文章內涵,全面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方可達到真正的“見招拆招”的解題能力。同學們,加油吧!
以上就是關于初一上冊語文人教版講課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繼續分享與初中輔導相關的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