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學生要補課嗎
發布于:2021-04-29 08:57:12初一的學生要補課嗎,簡單學習網初中網課口碑不錯。
兒子初一七科成績總分才兩百多,還有必要花錢去補課嗎?我女兒上初一時也是每門課只考30分左右,我給她報了每天放學后的課后輔導班,放假又請了一對一的家教把初一整年的內容都復習了一遍,又預習了初二的課程,但開學后成績依舊。痛定思痛,后來我反思了一下,原因有三……
(一)孩子剛上初一時家長沒有引起重視,還是延續小學時的學習態度,邊玩邊學。
(二)因為我孩子當時是在一所市重點初中,老師比較勢力和現實,上課不講重點,暗示孩子課后上她們開的輔導班。另外只重視尖子生,學習靠后的一再勸轉學(班主任初一快結束才把我叫到辦公室,說我孩子這一年作業挑著做,問題是放著家校通形同虛設,家長也不知道作業留了多少,孩子有沒有寫完),我當時并不想放棄,老師馬上黑了臉,還說誰誰已經轉了,哪個哪個私立中學不錯之類,總之是各種勸退。
(三)因為初一沒有打好基礎,孩子落下太多,難免有畏難情緒,再加上老師各種瞧不起,孩子產生了厭學,厭老師,厭同學……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更不可能好好學習。
初二勉強上了半學期,眼看孩子成績日益倒退,我果斷給孩子辦了轉學,去了一所廠辦中學,師資力量各方面條件當然和之前的學校無法同日而語,但在這里,校風淳樸,老師對每一個孩子都不放棄,我也抓緊了對孩子的監督,孩子也慢慢找回自信,現在總成績比之前提高了一百多分,雖然還是不理想,但至少她現在不再厭學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孩子學習成績不行,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家長要嚴格督促,不能“順其自然”,學校要給孩子創造公平積極的學習環境,不能過早打壓和放棄,當然最重要的是孩子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自覺自信不怕吃苦。這些絕不是輔導班能給予的。
這些都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上完初一后再補初一的課程有用嗎?溫故而知新,這是學習的至理名言。
不管在哪個年級,把舊知識復習鞏固好,才是我們寒暑假的首要任務。下面說說我家孩子這個暑假的學習情況,希望能給你一些參考。
熊孩子在這次期末考試中把自己最擅長的數學考砸了,他自己的分析是因為粗心,而我從他的卷面答題中能夠看出,他的《實數》一章有些基本概念沒有弄清楚,這才是他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所以我讓他花了四天的時間先把學校免費發放的數學暑假作業才做完了。截自他的暑假作業本。我對他的作業做了認真檢查,結果驗證了我的推測,他的問題還真就出在《實數》一章。
為了把熊孩子存在的問題解決好,我又拿出了一本備用的數學資料讓他做,他是一百個不樂意,并一再強調他們班某某同學在qq上說已經把新學期的數學資料快做到一半了,言下之意他有也想預想新學期的內容。然后我頗費了一番口水,才把他說服了先把舊知識復習好再考慮預習。這本資料上主要有基礎性和拔高性兩類題目,由于時間關系我讓孩子重點完成的是提高篇,他用了差不多一周時間完成了任務,從完成的質量來看,他幾乎沒有再犯數學概念模糊的錯誤,準確率一下子高多了。
最后不放心,我給他做了一張七下數學期末考試卷,整張卷子他只因為粗心錯了一道選擇題,基本上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
所謂砍柴不在磨刀工,任何一科的學習都是一環套一環,我們的假期學習莫攀比,勿盲從,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先把學過的舊知識鞏固好,才能更好地學習新知識!
希望我的建議能夠幫助到你和你的孩子,祝孩子學習進步!
你認為小升初的孩子需要補課嗎?為什么?看了一下題主過去的發言記錄了解到題主問的實際上是孩子小升初前的這個暑假要不要提前學一下的問題,即要不要上新初一銜接班這種輔導班。個人建議:提前學是必須要去做的,但是上不上輔導班這個另講。
提前學是必須的
暑假這么長的時間光讓孩子去玩顯然是不現實的,甚至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這么長的假期孩子放在什么地方都是個難題,更不用說你要整天帶著他出去玩了。
對于大眾家庭而言整個暑假大部分時間肯定孩子都是在“家里”(自己家、老人家)居多的,所以大把的時間你不安排點學習,難道都讓孩子用來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嗎?就算是你讓孩子讀讀書,那么也很難想象這一天的時間到底會有多么的充實。
有不少人“談學色變”,一提到學習的反映就是“辛苦”、“死讀”、“苦讀”,浪費大量的精力在這上面,卻不愿意花時間解決一下在學習中尋找快樂這件事----然后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是不愿意學就越學不好,越學不好就越找不到學習的快樂,進而導致進一步的不愿意學……
所以我這里給你列一下我認為這個暑假有必要超前學的幾個理由:
1、提前學可以提高孩子開學后的自信心
別聽那些什么開學后老師講課一問“這個都會了嗎?”學生說“都會了?!比缓罄蠋熣f那我們就不講了之類的話,這都是訛傳。
但是有一點可能是真的----那就是大部分學生真的都“會”了。
我這里打引號的原因是因為往往學生認為的“會了”和真正的“會了”其實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就是為什么學生自學往往不如聽課效率更高的原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當然,不排除有不少學生是真的會了,我只是說站在老師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時候不會有任何一位老師會輕易相信學生嘴里的“會了”,在這點上老師和家長是截然不同的。所以這點上不要被誤導了。其實“提前學”你就當成“預習”就行了,而預習這件事情上我們都知道它是對學生學習有極大幫助的,在小學階段孩子因為心性還不成熟,所以有不少孩子會出現提前學了之后上課就不好好聽自認為都會了的情況,而小升初這個階段顯然孩子都已經懂事兒多了,多數孩子引導得當的話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才是。
所以如果能夠提前學一下,無異于會提高孩子的聽課質量(尤其是數學、英語,這兩科的正常進度對于不少學生來說“零基礎”的話是比較吃力的),而且很關鍵的是可以讓孩子在沒有太大壓力的情況下去學習----一方面試聽課聽得明白理解的透徹提高自信,另一方面是孩子的作業、練習效率提升有助于孩子可以安排其他一些事情。
而且最直接的影響自然還是孩子的學習效果。
沒有什么會比“好成績”更能給孩子帶來自信的,也沒有什么比“好成績”更能給孩子帶來鼓勵的。
反之,如果你不去學,那么人家學了,除非自己天賦奇高,否則必然會出現開學后“事倍功半”的情況,我不敢說孩子一定會懷疑自己,但是“疲于應對”是極有可能發生的。這么算來我們這個暑假貌似多玩是賺了了,可是欠下的賬早晚還是要還的。
2、提前學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初中知識結構
小學階段的知識雖然有人說挺難的,但是比起初中來那還是差了很大一個檔次的。
因為小學說實在話孩子即便不理解,那么“記住就行了”也是有很大市場的。
但是升入初中則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兒了。
升入初中之后再依靠“記憶”來學習或者說“死讀”來學習就會出現越來越吃力的情況,一個人的理解力或者說“抽象思維”能力就非常重要了!
而這種能力不是說坐在那里隨著年齡增長它就會自然而然的成長起來,這是需要結合實際去練習的,而提前預習這件事情顯然就給了這種能力的培養創造了機會。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學數學到了六年級就會明顯感覺別其他幾個年級難了(什么?你沒覺得?那說明你們考試的內容太簡單了,那些濃度、百分比、幾何等問題絕對可以讓一般的大人都蒙圈的,可以找一些名牌學校小升初的試卷做做看,就知道是什么感覺了)。但是等到了初中之后這種感覺會成倍的增加----初一還好一些,畢竟基礎概念多一些且非常依賴多練,等到初二這種變化就更加強烈了。
而英語也很搞笑,小學英語感覺玩著就學完了,可是到了初中你就可能會發現怎么一篇閱讀題里竟然會有那么多單詞不認識,而且往往還不是課本上的……
語文則對你過去的課外積累提出來更高的要求,地球人都知道,目前的語文課本學習只能對你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是非常側重“語言”的學習,但是在“文學素養”上的知識儲備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不能夠提前積累,那么上了初中最明顯的兩極分化你一定會很驚訝的發現竟然是在語文上----而這種差距短期內根本是補不回來的!甚至可能永遠也補補回來,因為如果你上的是一所重點的應試教育為主的初中,那么極有可能根本就沒有這些讓你大量儲備的時間了。
為了以后的少“熬夜”,那么現在就應該提前分擔未來的壓力,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3、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必須要在實踐中進行
小學階段吼叫還有用,等到了這個階段別說吼叫了,恐怕你說話語氣不好對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都能換來一通爭吵。
在孩子的學習上,小學階段往往家長主導,家長往往也的確有這個輔導能力,但是到了初中家長還要代勞這個問題的話,那么這個孩子未來的學習前途一定是比較堪憂的----越是往后的學習越是對一個學生自學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越高。
成績不好的孩子每個孩子或許都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但是每個成績好的孩子他們大都差不多----最起碼的一點是他們都會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比較高(或者說自控力比較好)。
這個假期拿出時間來讓孩子好好學習一下初一的課程,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出了上面說的那些好處之外,我非??粗氐木褪菍⒆幼詫W能力的鍛煉!
而孩子最受益的其實也是這點。
而這些東西是必須在實踐中讓孩子慢慢去摸索的,空想或者單靠家長去說教是根本沒用的。
你想讓孩子早點扔掉拐杖(父母、補課),那就早點培養起來孩子的這些能力吧!
輔導班不是必須的,但是可以作為“輔助”
首先這個輔導班對我們來是做什么用的只是很關鍵的,必須要在上之前就要搞清楚。
如果僅僅是提前給你講初中的課程,那么它的意義其實跟多的應該是作為“輔助”我們自學的工具,而不是主要的戰場!
如果你完全依賴于輔導班的教學,而孩子自身并沒有去培養其學習習慣,都是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那么雖然知識點上孩子是有收獲的,但是我認為損失了這些能力的培養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前者不過就是提前學一遍,而這些知識的儲備是有限度的,那些不上輔導班的或者自學或者開學后苦學都是可以短時間內就能縮小差距甚至是反超的(這點可以參考幼升小的“銜接班”),所以優勢會隨著時間慢慢推移變得原來越小----反而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影響力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能夠提前把這些能力培養一下,無疑在后面的學習中會“事半功倍”。所以輔導班可以去,因為畢竟還有一個專業的老師帶領大家前進,而且相當于還給孩子找了一位答疑的老師,如果能利用起來的話還是非常劃算的。但是與此同時孩子的自學也不好停下來,最好的辦法我建議就是把“銜接班”當成正式開學上課來對待,也要做到課前預習課后認真寫作業和復習鞏固!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進行補充練習----數學上多做點有理數計算、不等式計算以及解方程尤其是因式分解等題目;語文多讀點課外書尤其是經典名著;英語多儲備點詞匯量并且利用假期把聽力、口語練練……
如果你僅僅是把輔導班當成了“救命稻草”,把孩子送去就不管了,或者孩子也只是被動去學習,那么我倒是覺得這種情況下不去上也罷----當然了,如果假期實在沒地方去,也不差錢,去也是可以的,因為總比看電視、玩游戲之類的更有意義不是嗎?
除了學習,千萬不要忽視心理上的建設
說到這點的時候家長們往往都會表示積極認同,都認為這事兒比學習成績重要的多,甚至朋友們聊天的時候自己也會說“不指望他學習有多好、未來能掙多少錢,只要身體健健康康的就行……”但是回家之后就立馬變成另外一個樣子----恨不得孩子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我承認,我也是一個非常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家長,但是我覺得我比一般家長好一些的地方在于我能控制住我的情緒----最起碼我這些年已經很少在看到孩子沒有認真學習的時候就生氣發火什么的。
一般情況下我都會時候在跟孩子溝通一下,平和的語氣講講他最近的變化,哪些地方讓我覺得他在成長、進步,哪些地方讓我感到了一些擔憂----前面不過是鋪墊,其實真實目的還是想談后面的事兒。因為自己的態度平和,孩子一般也很少會自己先暴走起來,往往都是會比價認真的思考我說的問題,然后……孩子就被我“套路”了。
我會告訴孩子這樣發展下去會有哪些弊端,會給我們帶來哪些無謂的干擾,如果去做或許會避免這些,以及會問問他覺得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等等。
后來發現,其實不發火的教育孩子反而印象更加深刻----這就像是你尊重的他、表達了對他的信任,而他又覺得太應該對得起這份信任,所以即便堅持不了了也會讓自己再堅持一下。
孩子的心理建設健全了孩子才能夠承擔起他應該承擔的責任,因為他知道哪些事情是他應該去做的。
比如我們這個暑假的學習班安排:
我提出了一些我的建議,孩子提出了一些他的要求,結果一個假期的各種學習班(只算報的班)我們排完兩個月的表格之后發現,在還有一門課沒有報名得情況下(這門課的暑假班還沒開)孩子從7月5日到8月31日之間只有6天是一節課都沒有的日子。
這么多內容我都頭大了,而且我們還有如我上面所說的“自學”和拓展學習,有不少經典著作需要閱讀……顯然我已經頭大了(因為有些課是面授需要我去送他),但是孩子卻表示“嗯!很充實!”這是因為他根本沒把“上課”這件事情當成是負擔,反而認為這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當然了,其實也沒那么殘酷,因為有多天的課我們都是上的網絡直播課,所以即便真的出去玩了或者有事兒什么的也不會有什么影響,大不了晚上或者后面補一下即可。
我舉我家的這個例子并不是想炫耀什么,而是我覺得舉自己的例子可能會更有說服力一些,而且最關鍵的我是想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學習這件事情遠沒有我們相信的那么困難,只要你引導得當、陪伴到位,那么孩子是有可能吧它當成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孩子也就更加能夠從中收獲更多的自信和進步。這是一個正反饋的良性變化,你開始的越早、做的越早,自然收到的效果也就越好。
在這種情況下你還需要太過擔心孩子不學嗎?你還會擔心孩子學不到東西嗎?
我們能夠幫助孩子盡早的把這些問題解決,其實對自己也是一種極大的解放----比如我們就是這樣,日?;旧鲜遣恍枰^問太多孩子的學習的,因為他自己就能夠把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好,而我們很多時候僅僅是打一個“下手”比如簽個字,比如講解一下他實在不懂的問題等等。
小升初需不需要補課不是一句是或者不是就能說的清楚的,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每個人的目標也不同,而即便是有同樣的目標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去實現。所以別人的意見僅僅是一個參考,最重要的是這些意見能夠給你帶來怎樣的思考,如果你覺得這樣的選擇是利大于弊,那么你就去做,如果你覺得是弊大于利,那么又何必自尋煩惱呢?不要把目光僅僅放到“補課”上,孩子的整個假期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項目”,你要做的事情又何止是上不上輔導班的選擇,還有其他衣食住用行的各種安排不是嗎?所以不必太過糾結了。
最后我想說的是,告訴你的孩子:將來的你,會感謝現在奮斗的你!
以上就是關于初一的學生要補課嗎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繼續分享與初中輔導相關的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