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師哪個老師講得好,其實初級會計職稱備考報一個網校就會輕松許多。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知識點: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初級會計職稱備考是一種經歷,也是一種體驗。每天進步一點點,基礎扎實一點點,備考就會更容易一點點。網校為考生提供了精心整理的初級會計職稱知識點,以下為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稅收法律制度概述部分的知識點,你看了嗎?
一、稅收與稅收法律關系
(一)稅收與稅法
1.稅收。稅收是指以國家為主體,為實現國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定標準,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特定分配形式。
【提示1】稅收體現了國家與納稅人在征稅、納稅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種特定分配關系。
【提示2】社會剩余產品和國家的存在是稅收產生的基本前提。
【提示3】稅收與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相比,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稅法。稅法即稅收法律制度,是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國家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憲法為依據,調整國家與社會成員在征納稅上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納稅秩序,保障國家利益和納稅人合法權益的法律規范,是國家稅務機關及一切納稅單位和個人依法征稅、依法納稅的行為規則。
(二)稅收法律關系
稅收法律關系體現為國家征稅與納稅人納稅的利益分配關系。
1.主體。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提示1】主體一方是代表國家行使征稅職責的國家稅務機關,包括國家各級稅務機關和海關;另一方是履行納稅義務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
【提示2】對這種權利主體的確定,我國采取屬地兼屬人原則。
2.客體。是指主體的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也就是征稅對象。
3.內容。是指主體所享受的權利和所應承擔的義務,這是稅收法律關系中最實質的東西,也是稅法的靈魂。
二、稅法要素
1.納稅義務人。簡稱納稅人,是指依法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
【相關概念】扣繳義務人是稅法規定的,在其經營活動中負有代扣稅款并向國庫交納義務的單位??劾U義務人必須按照稅法規定代扣稅款,并在規定期限繳入國庫。
2.征稅對象。征稅對象又稱課稅對象,是納稅的客體。它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中權利義務所指的對象,不同的征稅對象又是區別不同稅種的重要標志。
3.稅目。是征稅對象的具體化。規定稅目的目的有二:一是為了明確征稅的具體范圍,二是為了對不同的征稅項目加以區分,從而制定高低不同的稅率。
4.稅率。稅率是指應征稅額與計稅金額(或數量單位)之間的比例,是計算稅額的尺度,是稅收法律制度中的核心要素。我國現行稅法規定的稅率有:
(1)比例稅率。比例稅率是指對同一征稅對象,不論其數額大小,均按同一個比例征稅的稅率。稅率本身是應征稅額與計稅金額之間的比例。比例稅率又可劃分為:行業比例稅率、產品比例稅率、地區差別比例稅率、有免征額的比例稅率、分檔比例稅率和幅度比例稅率等。
(2)累進稅率。累進稅率是根據征稅對象數額的逐漸增大,按不同等級逐步提高的稅率。即征稅對象數額越大,稅率越高。累進稅率又分為全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和超率累進稅率三種。
【提示1】全額累進稅率是按征稅對象數額的逐步遞增劃分若干等級,并按等級規定逐步提高的稅率。征稅對象的金額達到哪一個等級,全部按相應的稅率征稅。目前,我國的稅收法律制度中已不采用這種稅率。
【提示2】超額累進稅率是將征稅對象數額的逐步遞增劃分為若干等級,按等級規定相應的遞增稅率,對每個等級分別計算稅額。
【提示3】超率累進稅率是按征稅對象的某種遞增比例劃分若干等級,按等級規定相應的遞增稅率,對每個等級分別計算稅額。我國的土地增值稅采用這種稅率。
(3)定額稅率。又稱固定稅額,是指按征稅對象的一定單位直接規定固定的稅額,而不采取百分比的形式。
5.計稅依據。計稅依據是指計算應納稅額的依據或標準,即根據什么來計算納稅人應繳納的稅額。包括從價計征和從量計征。
【提示1】從價計征:以計稅金額為計稅依據,計稅金額是指征稅對象的數量乘以計稅價格的數額。
【提示2】從量計征:以征稅對象的重量、體積、數量等為計稅依據。
6.納稅環節。稅法規定的征稅對象在從生產到消費的流轉過程中應當繳納稅款的環節。
7.納稅期限。納稅人的納稅義務發生后應依法繳納稅款的期限。包括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期限,繳庫期限。
8.納稅地點。根據各稅種的納稅環節和有利于對稅款的源泉控制而規定的納稅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繳義務人)的具體申報繳納稅收的地方。
9.稅收優惠。稅收優惠是指國家對某些納稅人和征稅對象給予鼓勵和照顧的一種特殊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減稅和免稅。減稅是指對應征稅款減少征收部分稅款。免稅是對按規定應征收的稅款給予免除。減稅和免稅具體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稅法直接規定的長期減免稅項目,另一種是依法給予的一定期限內的減免稅措施,期滿之后仍依規定納稅。
(2)起征點。也稱征稅起點,是指對征稅對象開始征稅的數額界限。征稅對象的數額沒有達到規定起征點的不征稅;達到或超過起征點的,就其全部數額征稅。
(3)免征額。免征額是指對征稅對象總額中免予征稅的數額。即對納稅對象中的一部分給予減免,只就減除后的剩余部分計征稅款。
10.法律責任。法律責任是指對違反國家稅法規定的行為人采取的處罰措施。稅法中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納稅人和稅務人員違反稅法規定,都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典型例題-教材例4-1】下列各項中,屬于我國稅法規定的稅率形式有( )。
A.全額累進稅率
B.定額稅率
C.比例稅率
D.超率累進稅率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我國現行稅收法律制度中,已不采用全額累進稅率。
【例題單選題】下列稅法要素中,能夠區別一種稅與另一種稅的重要標志是( )。
A.納稅地點
B.納稅環節
C.納稅義務人
D.征稅對象
【正確答案】D
【例題多選題】下列稅種中,采用比例稅率征收的有( )。
A.消費稅
B.增值稅
C.城鎮土地使用稅
D.城市維護建設稅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城鎮土地使用稅采用的是定額稅率征收。
三、我國的稅收管理體制與現行稅種
1.國家稅務局系統主要負責下列各稅的征收和管理:
(1)增值稅;
(2)消費稅;
(3)車輛購置稅;
(4)各銀行、保險公司集中繳納的所得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
(5)中央企業繳納的所得稅;
(6)地方銀行及非銀行金融企業繳納的所得稅;
(7)海洋石油企業繳納的所得稅、資源稅;
(8)股票交易印花稅;
(9)中央與地方所屬企業、事業單位組成的聯營企業、股份制繳納的所得稅;
(10)出口產品退稅的管理。
2.地方稅務局系統主要負責下列各稅的征收和管理(不包括已明確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收的地方稅部分):
(1)部分企業所得稅;
(2)個人所得稅;
(3)房產稅;
(4)契稅;
(5)土地增值稅;
(6)城鎮土地使用稅;
(7)車船稅;
(8)印花稅(除股票交易印花稅之外);
(9)資源稅;
(10)煙葉稅;
(11)耕地占用稅;
(12)環境保護稅;
(13)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
3.海關系統主要負責下列稅收的征收和管理:
(1)關稅;
(2)船舶噸稅;
(3)委托代征的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例題多選題】某汽車制造企業繳納的下列稅種中,應向國家稅務局系統申報繳納的有( )。
A.消費稅
B.車輛購置稅
C.城鎮土地使用稅
D.城市維護建設稅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是由地稅系統負責征管的。
希望網校整理的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知識點可以幫助大家順利通過初級考試,祝大家夢想成真。
以上就是關于初級會計師哪個老師講得好的詳細介紹,更多與初級會計職稱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每科35-40小時,助力沖刺速學,短線備考。
免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