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舊計提方法與年限存在差異的財稅處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折舊計提方法與年限存在差異的財稅處理,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

折舊計提方法與年限存在差異的財稅處理?

【問題】

模具如果采用工作量法來計提折舊,如果使用年限低于3年,是否需要稅務機關審批或備案?

【解答】

折舊計提方法與年限,財稅存在差異無須備案,只需要在匯算清繳時就此差異進行納稅調整。

例如:固定資產(模具)原值90萬元,假定殘值為零。會計上按工作量計提折舊,第一年計提40萬元,第二年35萬元,第三年計提15萬元。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三)規定,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為5年,即每年稅前可扣除的折舊為18萬元,最低為5年。企業在進行納稅申報時,第一年須納稅調增22萬元(40-18);第二年須納稅調增17萬元(35-18);第三年納稅調減3萬元(15-18);第四年和第五年分別納稅調減18萬元(0-18)。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有幾種?

1、年限平均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最簡單并且常用的一種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除以預計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舊費用。

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又稱變動費用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它的理論依據在于資產價值的降低是資產使用狀況的函數。根據企業的經營活動情況或設備的使用狀況來計提折舊。

假定固定資產成本代表了購買一定數量的服務單位(可以是行駛里程數,工作小時數或產量數),然后按服務單位分配成本。這種方法彌補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時間,不考慮使用強度的特點。

計算公式: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

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后期則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類型:在具體實務中,加速折舊方法又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兩種。

以上就是關于折舊計提方法與年限存在差異的財稅處理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計提有關的文章,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