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商品交易的合并處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內部商品交易的合并處理,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

內部商品交易的合并處理:

一、不考慮存貨跌價準備情況下內部商品銷售業務的抵銷

抵銷分錄的原理為:本期發生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收入與本期發生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之差即為本期發生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成本。抵銷分錄中的“未分配利潤——年初”和“存貨”兩項之差即為本期發生的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將上述抵銷分錄分為:

1、將年初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年初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貸:營業成本

2、將本期內部商品銷售收入抵銷

借:營業收入(本期內部商品銷售產生的收入)

貸:營業成本

3、將期末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

借:營業成本

貸:存貨(期末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提示】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可以應用毛利率計算確定。

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未實現銷售收入-未實現銷售成本

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購貨方內部存貨結存價值×銷售方毛利率

二、存貨跌價準備的合并處理

首先抵銷存貨跌價準備期初數,抵銷分錄為: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然后抵銷因本期銷售存貨結轉的存貨跌價準備,抵銷分錄為:

借:營業成本

貸: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最后抵銷存貨跌價準備期末數與上述余額的差額,但存貨跌價準備的抵銷以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為限。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或做相反分錄。

三、內部交易存貨相關所得稅會計的合并抵銷處理

(一)確認本期合并財務報表中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即列報金額)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期末合并財務報表中存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所得稅稅率

合并財務報表中存貨賬面價值為站在合并財務報表角度期末結存存貨的價值,即集團內部銷售方(不是購貨方)存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的結果。

合并財務報表中存貨計稅基礎為集團內部購貨方期末結存存貨的成本。

(二)調整合并財務報表中本期遞延所得稅資產

本期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調整金額=合并財務報表中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購貨方個別財務報表中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1、調整期初數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注:合并財務報表中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調整金額即為上期期末合并財務報表中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調整金額。

2、調整期初期末差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或作相反分錄。

以上就是關于內部商品交易的合并處理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內部商品有關的文章,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