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的核算和領用計算方法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原材料的核算內容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庫存的各種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收到來料加工裝配業務的原料、零件等,應當設置備查簿進行登記。

二、本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點(倉庫)、材料的類別、品種和規格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原材料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并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材料采購”或“在途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二)自制并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生產成本”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并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委托加工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三)生產經營領用材料,借記“生產成本”、“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出售材料結轉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發出委托外單位加工的材料,借記“委托加工物資”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發出材料還應結轉材料成本差異,將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原材料領用計算方法

原材料領用計價的方法有不同方法,各有各的優缺點,現實中權衡并選擇一種計價方法:

(一)先進先出法

1、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貨先發出,并根據這種假定的成本流轉順序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計價的方法。

2、優缺點: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單價以調整當期利潤。

缺點:是計價工作比較繁瑣,特別對于存貨進出業務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而且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

(二)加權平均法

1、加權平均法也叫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指以本月收入全部存貨數量加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收入全部存貨成本加月初存貨成本的和,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從而確定存貨的發出成本和庫存成本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2、優缺點:優點:采用加權平均法,考慮了不同批次進貨的數量及單價,計算結果比較均衡;存貨加權平均單價于期末一次計算,平時只記發出存貨數量,不記發出存貨單價和金額,可以減少日常核算工作量。

缺點:這種方法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和金額,不利于加強對存貨的日常管理。

(三)移動加權平均法。

1、移動平均法亦稱移動加權平均法,指本次收貨的成本加原有庫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貨數量加原有存貨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價,并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移動平均法與加權平均法的計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權平均法一個月計算一次單位成本,而移動平均法每收進一次存貨,就計算一次單位成本。

2、優缺點優點:采用移動平均法,能夠隨時反映發出存貨和庫存存貨的成本,有利于存貨的日常管理,而且計算的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

缺點:由于每收進一次都要計算一次平均單價,因而計算工作量較大,對收發貨頻繁的企業不適用。

(四)個別計價法。

1、個別計價法又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或分批實際法,是通過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每批(次)存貨發出成本=該批(次)存貨發出數量×該批(次)存貨

收入時的實際單位成本

2、優缺點:優點: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比較準確、合理。

缺點:但在具體操作中,必須對存貨的收、發、存逐批認定,因而工作量大,難度也大。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