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稅負是什么意思 怎么計算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稅負是指稅收負擔率,應納稅額與課稅對象的比率,具體的計算方式,小編在下文為大家做了具體的整理歸納,感興趣的朋友,一起閱讀下文了解一下吧!

01.稅負是什么

什么是稅負?稅負即稅收負擔率,是應納稅額與課稅對象的比率。實踐工作中,稅負率評價有一定的差異,計算口徑不盡相同。

02.稅負怎么計算

重點需要關注的是增值稅稅負和企業所得稅稅負。

(1)增值稅稅負

計算公式: 增值稅稅負=當期應納稅額/當期應征增值稅收入*100%

對于“免抵退稅”企業:

某時期增值稅稅負率

=當期“各月應納稅額累計數”÷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

={當期各月[(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抵稅額)累計數+當期“簡易征收辦法應納稅額”累計數-當期“應納稅額減征額”累計數]÷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

在分析增值稅稅負時,主要是關注兩個點,一個是進項稅額一個是銷項稅額。

進項問題:當銷售額變動率高于正常峰值同時稅負率低于預警值或者銷售額變動率正常,而稅負率低于預警值的,我們要重點評估進項稅額,查找是否有擴大進項抵扣范圍、騙抵進項稅額、不按規定申報抵扣等問題,并同時核查銷項稅額的計算是否正確。

銷項問題:針對銷項稅額,需要關注的是有無賬外經營沒有申報入賬、瞞報、遲報計稅銷售額、錯用稅率等問題。

(2)企業所得稅稅負

計算公式: 所得稅稅負率=應納所得稅額÷利潤總額×100%。

比較常用的是:所得稅貢獻率=應納所得稅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如果企業所得稅的稅負偏低,可能存在不計或少計銷售(營業)收入、多列成本費用、擴大稅前扣除范圍等問題,應運用所得稅變動率等相關指標作進一步評估分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