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值是怎么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及計算方式)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國內生產總值(英語: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中國稱國內生產總值,臺灣地區亦稱國內生產毛額,亦稱國內生產總額、國內生產總值,在描述地區性生產時稱地區生產總值,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區域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

GDP與國民生產總值(GNP)不同之處在于:

1. 國內生產總值GDP,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即國內生產總值GDP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GNP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再簡單的來說GDP是屬地主義,GNP是屬人主義。舉例來說,無論臺灣、香港、韓國還是美國的廠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制成品貨,都包括在中國大陸的GDP內,此一數值亦包括移住勞工的薪資在內。

2.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國內生產與附加價值的加總;而國民生產總值GNP,是除了國內生產總值以外,再加上國外生產的紅利與利息總值;因此如果重視GNP數值的經濟發展,會較注重海外投資與生產,但只注重GNP而忽略GDP的經濟發展可能造成國內產業空洞化。

計算公式

生產面

又稱最終產出法,先將社會一至三級產業加以區分后,再把各產業的增加產值相加。

國內生產總值 = 第一產業產值 + 第二產業產值 + 第三產業產值

當中第一產業包括種植業、漁業等提取天然資源的經濟活動,第二產業包括輕紡工業、重化工業等將天然資源轉換成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的經濟活動,第三產業則包括商業、旅游業、零售業等提供服務的經濟活動。

此方法得出的國內生產總值乃按要素成本計算,若加上間接稅,再扣除補貼,將得到按市價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

分配面

又稱收入面法,利用各種生產要素的收入總和來估計。

GDP = W + R + I + π

當中 W = 工資,R = 地租,I = 利息,π = 利潤

此方法得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樣按要素成本計算,若加上間接稅,再扣除補貼,將得到按市價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

以此方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又稱為本地總收入。

個人面

GDP = c + s + t

當中 c = 消費,s = 儲蓄,t = 稅

支出面

又稱最終用途衡量法,從最終產品購買者的支出面來估計。

GDP = C + I + G + (X - M)

當中C = 私人消費開支,I = 投資總額, G = 政府消費開支,X = 出口總值,M = 進口總值

由于出口總值減去進口總值等于凈出口(NX),所以公式可表示成:

GDP = C + I + G + NX

國內生產總值要計算出口是因為本地公司所生產的商品不一定全部反映在本地私人消費(C)和政府開支(G)中。出口商品或服務也是以本地為基地的公司的生產收入,應計算在國內生產總值內。而進口成分要減去因為本地消費或投資當中或有進口商品或服務,而這些開支都非本地生產收入。

此方法得出的國內生產總值乃按市價計算,若加上補貼,再扣除間接稅,將得到按要素成本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

計算方式

由于國內生產總值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而物價水平是不斷變化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以現行市場價格計算的既定時期國內總產品和服務的價格總和。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包含了物價水平的因素,所以假如我們現在的物價水平上漲了一倍,那么名義國內生產總值也就上漲了一倍。所以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通貨膨脹嚴重的時期。這時人們引入了實質國內生產總值的概念。

經濟學上的實質國內生產總值并不是舍棄了物價的變化因素,而是使用了基準年的價格水平。舉例說,2011年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是使用2011年的物價計算出的,而實質國內生產總值是使用2000年的物價計算出的(假設以2000年為基準年)。

各國比較

不同國家間的國內生產總值比較需要轉換各國貨幣,轉換方式主要有兩種:

1 使用各國貨幣的國際匯率轉換;

2 根據各國貨幣與一選定標準(一般為美元)的購買力平價。

通過兩種方式得到的各國國內生產總值排名會有很大不同,因為如果使用國際匯率,就會由于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在國際市場過弱,而低估國內消費者與生產商的購買力50~60%;但是如果使用購買力平價,則又無法精確計算該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產品與服務。

國內生產總值分為名義國內生產總值與實質國內生產總值。其中,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是以現行價格水平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值,不僅包含了當期產量的信息也包含了當期該國的價格水平信息。實質國內生產總值是以基準點價格水平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值。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用名義國內生產總值與實質國內生產總值比率計算的物價水平衡量指標。

目前共有3個組織分別對世界各國國內生產總值進行統計比較,分別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包含在其出版的《世界概況》中)。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