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后工資怎么算 每個月十萬工資交多少個稅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稅后收入,不僅和你的工資收入有關,也和你的各項扣除費用有直接聯系。

一個月工資10萬需要交多少個稅?

根據《關于辦理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可知,應交稅額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應交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所以我們只知道月工資是10萬,是不能計算出繳稅金額的。

假設除了10萬月工資,沒有其他收入。另外,“三險一金”每個月是5400元,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2021年一共是24000元。

年應納稅所得額=100000*12-60000-5400*12-24000=1051200元。

年應納稅額=1051200*45%-181920=291120(元)。

所以月工資10萬的情況下,一年需要繳納的個稅是291120元。

看到了嗎?在知道收入的情況下,還需要知道其他各項扣除,才能計算應納稅額!只有知道所有的數據,才能計算稅后收入呀!

納稅人在有多種收入的情況下,如何計算個稅?

在上面的例子里面,都是假設大家只有一處工資薪金所得,并且沒有其他項目的收入。但是,我們要明白在《個人所得稅法》當中,明確規定了需要繳納個稅的收入類型有9種。我們獲得多種收入的情況,也是越來越多。

在9種收入類型中,需要并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匯繳清算的有4種(即:稿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以及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這四種的計算方式,就是舉例子的計算方式。

而其他5種收入是不參與年度匯繳清算的。具體計算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實際計算方法如下:

1、經營所得

個稅的經營所得和企業所得稅類似,需要單獨進行計算。需要注意的是,個人既有綜合所得還有經營所得的時候,經營所得不能扣除基本費用。如果沒有綜合所得,不僅可以扣除60000的基本費用,也能扣除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其他合法扣除。

2、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在計算稅款時不能扣除任何費用,稅率為20%。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在實際發生時,直接由支付方代扣代繳即可。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按次計算,不用匯繳清算) x20%。

3、財產租賃所得

個人財產租賃所得的稅率是20%,但是應納稅所得稅的計算方式需要分為兩種情況:

(1)收入≤4000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額-準予扣除項目-修繕費用(小于等于800)-800。

準予扣除項目主要是一些稅費;修繕費用可以分配到各個月,但是每個月的扣除額不能超過800。如果是6500,就需要分9個月進行扣除;800屬于固定扣除項目,和修繕費用沒有關系。

(2)收入>4000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額-準予扣除項目-修繕費用(小于等于800)] x(1-20%)。

這個計算公式和上一個的差別就是,扣除費用從800,變成了20%。

4、財產轉讓所得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20%。

財產轉讓所得的計算公式還是很簡單的,唯一的難點就是財產原值以及合理費用的確認。

5、偶然所得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20%。

偶然所得不需要扣除任何費用,同時需要每次獲得收入時,計算個人所得稅。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