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報表分析的方法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成本報表是根據日常成本核算資料及其他有關資料編制的,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內產品成本水平和費用支出情況,據以分析企業成本計劃執行情況和結果的報告文件。成本報表應該如何分析呢?又有哪些分析方法呢?跟數豆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將分析期的實際數據同某些選定的基準數進行對比來揭示實際數與基準數之間的差額,借以了解成本管理中的成績和問題的一種分析方法。

1.實際數據與計劃數(預算數)對比

(1)實際脫離計劃的差異額

(2)實際脫離計劃的差異率

2.分析期實際數據與前期實際數據對比

這種比較可以反映成本、費用的變動趨勢,考察生產的發展變化情況

舉例: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實際產量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實際總成本

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率=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實際產量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實際產量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

3.分析期實際數據與本行業實際平均數據和本行業先進實際數據比

(二)比率分析法

1.相關比率分析法

相關比率是兩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關),但性質不同的指標計算出的比率。(營業收入成本率、產值成本率、成本利潤率等)。

2.構成比率分析法

構成比率也叫做結構比率,它是局部數量(數額)與總體總數量(總數額)之比、即局部在總體中的比重,或稱部分與全部的比率。

構成比率分析法就是通過計算構成比率來進行分析,也稱作結構分析法。在成本分析中,通過計算產品成本中各個成本項目的比重,費用總額中各個費用項目的比重,可以反映產品成本或費用總額的構成是否合理,為尋找降低成本、節約費用的途徑指明方向。成本分析中有關構成比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報表分析的方法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就是將綜合經濟技術指標分解為各個原始因素,并確定各個因素變動對該項經濟指標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的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連環替代法以及連環替代法的簡化形式差額計算法,就屬于因素分析法。

運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是:

(1)確定某項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構成

(2)確定各個因素與該指標的關系

(3)采用適當的方法分解因素

(4)計算確定各個因素影響的數額。

(1)連環替換分析法

連環替換分析法是順序用各項因素的實際數替換基數,借以計算各項因素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設某項經濟指標是有三個因素組成的。在分析時,若是用實際指標與基期指標進行對比,則實際指標與基期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期指標N0=A0×B0×C0

實際指標N1= A1×B1×C1

分析對象為N1- N0=A1×B1×C1-A0×B0×C0

采用連環替換法分析各因素變動對指標的影響程度時,計算原理如表所示:

連環替代分析法計算表

替換次數 因 素 乘積編號 每次替換的差異 產生差異的因素
第一項 第二項 第三項
基數 基數A0 基數B0 基數C0    
第一次 實際數A1 基數B0 基數C0 ②-① 第1項因素
第二次 實際數A1 實際數B1 基數C0 ③-② 第2項因素
第三次 實際數A1 實際數B1 實際數C1 ④-③ 第3項因素
  各項因素影響程度合計   差異額 各項因素

【例】假設生產某規格椒鹽瓜子的瓜子計劃消耗量為5000元,實際消耗量為6156元,比計劃增加1156元,椒鹽瓜子其他材料消耗情況見表1,根據上述資料用連環替換分析法分析直接材料增加的原因,見表2。

表1 某規格椒鹽瓜子材料消耗量情況

項 目 計劃數 實際數
某規格椒鹽瓜子產量 50箱 60箱
單位產品材料消耗 20千克 19千克
材料單價 5元 5.4元
材料消耗總額 5000元 6156元

表2 某規格椒鹽瓜子直接材料費用差異分析法計算表

替換次數 因 素 各因素乘積 每次替換的差異 產生差異的因素
第一項 第二項 第三項 金額 編號 算 式 金額
基數 50 20 5 5000      
第一次 60 20 5 6000 ②-① +1000 產品數量
第二次 60 19 5 5700 ③-② -300 單位產品消耗
第三次 60 19 5.4 6156 ④-③ +456 材料單價
各項因素影響成都合計 總差異額 +1156 各項因素綜合

(2)差額計算分析法

相對銷售差額計算分析法是根據各項因素的實際數與基數的差額來計算各項因素影響程度的方法,是連環替換分析法的一種簡化的計算方法。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第一因素影響數=(A1-A0)×B0×C0

第二因素影響數=(B1-B0)×A1×C0

第三因素影響數=(C1-C0)×A1×B1

【例】仍以上述例題為資料:則計算直接材料成本

成本報表分析的方法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