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會計中財政撥款結轉結余的賬務處理,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很陌生,今天就帶大家熟悉一下!幫助大家做好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
1.財政撥款結轉的賬務處理
(1)年末結轉:
借:財政撥款預算收入
貸:財政撥款結轉——本年收支結轉
借:財政撥款結轉——本年收支結轉
貸:事業支出——財政撥款支出
(2)從其他單位調入財政撥款結轉資金:
財務會計中:
借: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應返還額度等
貸:累計盈余
預算會計中:
借:資金結存——財政應返還額度/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貨幣資金
貸:財政撥款結轉——歸集調入
(3)上繳或向其他單位調出財政撥款結轉資金:
財務會計中:
借:累計盈余
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應返還額度等
預算會計中:
借:財政撥款結轉——歸集上繳/歸集調出
貸:資金結存——財政應返還額度/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貨幣資金
(4)因會計差錯調整以前年度財政撥款結轉資金:
財務會計中:
借:以前年度盈余調整
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等
或編制相反分錄。
預算會計中:
借:資金結存——財政應返還額度/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貨幣資金
貸:財政撥款結轉——年初余額調整
或編制相反分錄。
(5)改變財政撥款結余資金用途:
借:財政撥款結余——單位內部調劑
貸:財政撥款結轉——單位內部調劑
(6)沖銷財政撥款結轉的有關明細科目余額:
借:財政撥款結轉——本年收支結轉
——年初余額調整
——歸集調入
——歸集調出
——歸集上繳
——單位內部調劑
貸:財政撥款結轉——累計結轉
結轉后,除“累計結轉”明細外,財政撥款結轉其他明細科目均無余額。
(7)將符合結余性質的項目余額轉入財政撥款結余:
借:財政撥款結轉——累計結轉
貸:財政撥款結余——結轉轉入
2.財政撥款結余的賬務處理
(1)按規定上繳或注銷財政撥款結余資金:
財務會計中:
借:累計盈余
貸:財政應返還額度/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等
預算會計中:
借:財政撥款結余——歸集上繳
貸:資金結存
(2)因會計差錯調整以前年度財政撥款結余:
財務會計中:
借:以前年度盈余調整
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等
或編制相反分錄。
預算會計中:
借:資金結存——財政應返還額度/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貨幣資金
貸:財政撥款結余——年初余額調整
或編制相反分錄。
(3)年末沖銷有關明細科目余額:
借:財政撥款結余——年初余額調整/歸集上繳/單位內部調劑/結轉轉入
貸:財政撥款結余——累計結余
- 上一篇:在建工程轉固定資產的分錄
- 下一篇:小規模納稅人網上申報稅務操作流程
-
財政撥款應如何確認
財政撥款應如何確認?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中國科學院及其所屬科學事業單位交納企業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0]26號】,財政撥款的確認依據:直接取得【院內】:1.財政
-
上級補助收入和非同級財政撥款收入
上級補助收入和非同級財政撥款收入,一起來看看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的內容。上級補助收入和非同級財政撥款收入國家對于財政補助收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1、事業單位預算在執行過程中,國家對財
-
財政撥款結余資金的賬務處理怎么做
財政撥款結余資金的賬務處理怎么做,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財政撥款結余會計科目下設置當年財政撥款結余和以前年度財政撥款結余
-
企業取得的財政撥款免征的稅額
企業取得的財政撥款免征的稅額,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政府補貼收入不一定是不征稅收入或免稅收入(企業所得稅)。而政府補貼收入
-
廣告業財政撥款的賬務處理怎么做
廣告業財政撥款的賬務處理怎么做,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企業收到撥款時:借:銀行存款貸:專項應付款--×××項目收款的處理
-
企業收到財政撥款后的會計分錄
企業收到財政撥款后的會計分錄,會計們日常工作中一定會遇到會計分錄的各種問題,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熱門內容,一起來看下。一、企業收到撥款時:借:銀行存款貸:專項應付款----×××項
-
財政撥款購買固定資產要交印花稅嗎
財政撥款購買固定資產要交印花稅嗎,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財政撥款購買固定資產要交印花稅嗎?如果購置固定資產印花稅采取核定征收,按
-
財政撥款收入怎么寫記賬憑證
財政撥款收入怎么寫記賬憑證,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財政撥款收入怎么寫記賬憑證答:1、財政撥款應列入營業外收入會計科目。2、具體賬
-
財政撥款收入是什么類科目?
財政撥款收入是什么類科目?財政撥款收入的主要賬務處理如下:1.財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行政單位根據收到的“財政直接支付入賬通知書”及相關原始憑證
-
財政撥款要補稅嗎?
隨著國家對科技、環保等諸多領域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相關產業、企業享受到政府補助政策。在實際檢查中卻發現,很多企業財務人員有這種觀點:只要企業取得的是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