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舊是什么意思舉個例子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折舊是什么意思?

折舊就是一件物品使用的年限和物品價值的一個比值。當工廠買入一些比較大的、價值比較高的設備或建立廠房等需要大量資金建設并且長期使用的物品的時候,不能一次性的把成本(習東西花的錢)計算進去,而是要它的使用的時間長短(或都別的計算方法)來按年分攤,這就是年折舊;而把年折舊再除以12就是月折舊了。

例如:一臺機器買的時候1100元。預計(就是估計)可以使用10年,10年后就要報廢,報廢后的廢物可以變賣100元,要是用會計里的平均年限法提折舊的話,就是用(1100-100)/10=100也就是每年提的折舊是100元。按月提再除以12就可以了。當然會計里還有別的提取方法。例如: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等。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轉移到商品或費用中去的那部分價值,也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資產而在其使用年限內分攤的固定資產耗費。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范圍是計提折舊的前提。

在所考察的時期中,資本所消耗掉的價值的貨幣估計值。在國民收入賬戶中也稱為資本消耗補償(capital consumption allowance)。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使用壽命是指固定資產的預計壽命,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應計折舊額是指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后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還應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么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固定資產的一個主要特征是能夠連續在若干個生產周期內發揮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而其價值則是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去,這部分轉移到產品中的固定資產價值,就是固定資產折舊。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