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上的毛利率計算公式是什么?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毛利潤又稱為"毛利率",其概念是建立在"毛利"概念的基礎之上的。毛利是"凈利"的對稱,又稱"商品進銷差價",是商品銷售收入減去商品進價后的余額。

某特定時期內的凈利/純利=該時期內的毛利-該時期內發生的相關支出(包括折舊)。

毛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在中國,工業品進銷差價系指同種產品的出廠價與批發價之間的差額,這是批發商的毛利;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差額稱批零差價,這是零售商的毛利。農副產品進銷差價是指同種農副產品的產地收購價格與產地批發或零售價格之間的差額。若毛利不足以補償流通費用和稅金,銷售商就會發生虧損。

毛利潤是指毛利占商品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毛利潤一般分為綜合毛利潤、分類毛利潤和單項商品毛利潤,它們分別反映企業經營的全部、大類、某種商品的差價水平,是核算企業經營成果和價格制訂是否合理的依據。

毛利是商品實現的不含稅收入剔除其不含稅成本的差額。因為增值稅是價稅分開的,所以特別強調的是不含稅。

1、毛利潤計算的基本公式是:毛利潤=(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稅率)。

3、不含稅進價=含稅進價÷(1+稅率)。

4、從一般納稅人購入非農產品,收購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17%進項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5、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其從稅務局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4%進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6、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時按17%交納銷項稅額。

7、總的來說,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它本身并不影響毛利潤,影響毛利潤的是不含稅的進價和售價。要正確計算毛利潤,只要根據其商品的屬性,按公式換算成不含稅進價和售價就可以了。毛利潤又稱為"毛利率",其概念是建立在"毛利"概念的基礎之上的。毛利是"凈利"的對稱,又稱"商品進銷差價",是商品銷售收入減去商品進價后的余額。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