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款計入什么科目,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嗎?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有財務朋友咨詢:公司有兩筆罰款,一個是行政罰款,一個是銀行借款超期罰款,哪個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用什么票據扣?

我們先看一下政策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罰款計入什么科目

(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企業所得稅法所說的不能在稅前扣除的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一般指的都是依據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等由國家行政部門做出的一種行政性處罰,具有較強的法定性和強制性。處罰方和受罰方兩者之間的關系一定要是不對等的,一定是受罰方也就是企業因違法了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等由國家行政部門做出的行政性處罰。對于不能在所得稅前扣除的罰款,比如:最近幾年來比較重視的環境保護,生產企業因尾氣、污水排放不達標而支付的環保罰單,還有企業因違反稅收征管法而進行的稅收罰款等,再比如企業經營假冒偽劣商品而支付的工商違規罰款、食品生產不符合衛生規格而產生的衛生檢疫罰款,還包括綠化不合格罰款、交通違章罰款、消防不合格罰款等等;這些罰款都是以違法為前提做出的處罰,所以稅法對于這些支出也明確了企業所得稅前不得扣除。

我們看一下問題中的行政罰款,這是因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造成的罰款,不予稅前扣除。

怎么做賬呢?行政罰款可以入賬,強調一遍,行政罰款可以入賬,企業根據收到的罰款收據,支付時計入“營業外支出-罰款支出”。只是,這筆行政罰款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在企業所得稅匯款清繳的時候納稅調增即可。

而向銀行借款超期罰款,由于銀行也是納稅主體,不是行政單位,企業因貸款不能按期歸還,銀行按合同加處的罰款,不屬于行政罰款,屬于經營性罰款,經營性罰款是企業經營過程中合理的支出!納稅人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包括銀行罰息)、罰款和訴訟費等主要是根據經濟合同或行業慣例,對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違約行為給予的經營性罰款,屬于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并且也不屬于上述違法事項,因此,在稅前是可以扣除的。

對于銀行的罰息,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二條的規定:

價外費用,包括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根據以上規定可知,對于銀行的罰息這類經營性罰款,屬于價外費用。同樣道理,假如用戶在供電企業規定的期限內未交清電費時,應承擔電費滯納的違約責任,電費違約金也屬于價位費用。

這種情況下,企業支付的銀行的罰息或者電費違約金需要銀行或供電公司給企業開具增值稅發票入賬。對于屬于一般納稅人(一般計稅方法)的企業來說,企業支付的銀行的罰息由于不能抵扣進項稅額,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即可,而對于企業支付的電費違約金是可以抵扣進項稅額的,建議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