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稅和增值稅的計稅依據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資源稅和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什么

一、關于資源稅計稅依據的確定

資源稅的計稅依據為應稅產品的銷售額或銷售量,各稅目的征稅對象包括原礦、精礦【或原礦加工品,下同】、金錠、氯化鈉初級產品,具體按照《改革通知》所附《資源稅稅目稅率幅度表》相關規定執行。對未列舉名稱的其他礦產品,省級人民政府可對本地區主要礦產品按礦種設定稅目,對其余礦產品按類別設定稅目,并按其銷售的主要形態【如原礦、精礦】確定征稅對象。

【一】關于銷售額的認定。

銷售額是指納稅人銷售應稅產品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不包括增值稅銷項稅額和運雜費用。

運雜費用是指應稅產品從坑口或洗選【加工】地到車站、碼頭或購買方指定地點的運輸費用、建設基金以及隨運銷產生的裝卸、倉儲、港雜費用。運雜費用應與銷售額分別核算,凡未取得相應憑據或不能與銷售額分別核算的,應當一并計征資源稅。

【二】關于原礦銷售額與精礦銷售額的換算或折算。

為公平原礦與精礦之間的稅負,對同一種應稅產品,征稅對象為精礦的,納稅人銷售原礦時,應將原礦銷售額換算為精礦銷售額繳納資源稅;征稅對象為原礦的,納稅人銷售自采原礦加工的精礦,應將精礦銷售額折算為原礦銷售額繳納資源稅。換算比或折算率原則上應通過原礦售價、精礦售價和選礦比計算,也可通過原礦銷售額、加工環節平均成本和利潤計算。

金礦以標準金錠為征稅對象,納稅人銷售金原礦、金精礦的,應比照上述規定將其銷售額換算為金錠銷售額繳納資源稅。

換算比或折算率應按簡便可行、公平合理的原則,由省級財稅部門確定,并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資源稅會計分錄怎么處理?

1、對外銷售應稅的礦產品,應繳納的資源稅計入稅金及附加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

2、企業自產自用的應稅礦產品,根據用途不同,借記不同的科目

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等

貸: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

3、企業收購未稅礦產品

借:材料采購等

貸:銀行存款

對于代扣代繳的資源稅

借:材料采購等

貸: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

4、外購液體鹽加工團體鹽,企業在購入液體鹽時,按所允許抵扣的資源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

貸:銀行存款

企業加工成固體鹽后,在銷售時,按計算出的銷售固體鹽應繳的資源稅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

將銷售固體鹽應納的資源稅扣抵液體鹽已納資源稅后的差額上繳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

貸:銀行存款

5、在實際繳納資源稅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

貸:銀行存款

資源稅和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什么?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